冬季養生

冬季上火了 教你不同癥狀選不同的去火藥

核心提示:冬季, 天氣干燥易上火, 口角發炎, 眼睛干澀, 牙齦、咽喉腫痛等癥狀紛至沓來。 多數人會自行買藥“祛火”。 但上火癥狀不同, 用藥也有差異。

“上火”有虛實之分。 實火, 重在“降”;而虛火, 則要“補”。 上火癥狀可以從年齡、性別、體態等表現, 區分虛實。

首先, 實火、虛火的年齡分界線多在49歲左右。 年輕人主要是實火。 其次, 男性以氣為用, 女性則是以血為用。 因此男性一般實火旺, 而女性容易氣血不足, 月經不正常、痛經的女性容易上虛火。 最后, 瘦人多陰虛火旺, 胖人多濕多痰。 ”趙俐黎總結。 虛火主要表現為形體消瘦、腰膝酸軟、盜汗、煩熱、失眠,

此時, 可選服知柏地黃丸、六味地黃丸。 若雙顴潮紅、咽干消瘦, 可服用養陰清肺口服液。

上火癥狀:吃不下

如口干、舌爛、唇裂、目赤、耳鳴及干咳, 屬于“吃不下”, 說明心肺有火。 可以選用牛黃清心丸(片)、羚羊清肺丸等。 若口舌、鼻內生瘡、口角發炎, 可內服黃連上清片、三黃片等, 或外用西瓜霜。 小兒易發肺火, 出現肺熱郁閉、痰熱咳嗽時, 可以用通宣理肺丸。

上火癥狀:肚子脹

脾胃有火會誘發口臭、牙齦出血、腹脹等, 讓人“受不了”, 不思飲食。 宜用牛黃清胃丸、清胃黃連丸、龍膽瀉肝丸等, 但腹瀉、腹痛者不宜服用。

上火癥狀:靜不下

肝火大動, 人就“靜不下”, 出現煩躁易怒、舌邊尖發紅、雙目發紅等, 可在醫生指導下選用杞菊地黃丸等。

上火癥狀:拉不出

若腎、膀胱、大小腸等部位有火, 會“拉不出”, 有大便干結, 小便短少, 尿色黃赤、混濁有味, 陰部時癢, 婦女白帶增多等, 可選三黃片、梔子金花丸等。

用藥注意事項

牛黃解毒片中含有雄黃, 經常服用會出現胸悶、心悸等不良反應。 還容易導致腹瀉, 脾胃虛弱。 一般用中成藥祛火1周, 癥狀仍不能緩解, 必須就醫。 此外, 上火癥狀較輕的人, 用菊花、金銀花泡水喝, 就可以了。

(責任編輯:徐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