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人體后腰部結構圖

脊柱是人體重要結構之一, 可用身體絕大部分的凈重量。 一切正常情況下, 脊柱在冠狀位登臺垂直平分和平衡的。 失狀位上, 脊柱有四個生理性彎曲。 頸椎和腰椎前凸, 椎間盤和骶椎后凸。 少年兒童時脊柱由32塊椎骨組成:頸椎7塊, 椎間盤12塊, 腰椎間盤5塊, 骶椎5塊, 尾椎5塊, 尾椎3蘋果4塊。 成人后5塊骶椎融合成以整體(骶骨), 尾椎3~4塊也融合成一整體(尾骨)。

頸椎Cervical Vertebra:指頸椎骨, 位于頭以下、椎間盤以上的部位。 位于脊柱頸段, 共7塊, 重點圍繞在頸髓及其脊膜的四周。 由腰間盤和十字韌帶相連, 造成向前凸的生理彎曲。 頸椎的特點是圓錐體較小, 呈橢圓形, 橫突上帶橫突孔, 椎動脈和椎靜脈進而孔依據;橫突短而分杈;上下關節突的關節相近水平位, 使頸部能靈活運動健身。 相鄰椎骨上切跡排列成椎間孔, 有脊神經和血管依據。

椎間盤Thoracic Vertebra:位于脊柱胸段,

共12個。 從上向下, 圓錐體漸漸地擴張, 這與負重

有關。 椎間盤報名參加可用肋和構成隔肌的作用。

腰椎間盤Lumbar Vertebra:一共有5個, 圓錐體巍然, 前高后低, 呈腎形。 椎孔大, 呈三角形, 超出椎間盤, 小于頸椎。 關節突呈矢狀位, 上關節突的關節面凹, 向后里側, 下關節突的關節面凸, 向前兩邊。

上關節的兩邊有一乳突, 橫突為四方形的骨板, 水平地突向后。 橫突短而薄, 伸入后投資者, 根部的后下側有一小結節, 稱作副突, 在造成整個過程中橫突與肋同宗, 副突應是真正的橫突。 第1~第3腰椎間盤的橫突漸漸地增長, 以第3腰椎間盤數最多, 第4、5腰椎間盤的則漸漸地縮短。 第5腰椎間盤圓錐體十分大, 圓錐體前面十分高, 當第5腰椎間盤與骶骨相接時構成向前凸的岬。

骶骨Sacrum:由5塊骶椎融合而成, 分骶骨底、側邊、骶骨尖、盆面和背側面, 呈倒三角形, 構成盆骨的后邊重上壁, 其正下方為骶骨尖, 與尾骨有骨節, 上邊寬闊的底與第5腰椎間盤協作造成腰骶角。 骶骨盆面凹坑, 背側面后凸, 以提高骨盆容量。 骶骨具有明顯的個別差異, 男性長而窄, 女性短而寬以融進女性分娩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