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療

怎么吃雞肉才更健康

中醫的營養學認為, 動物的營養價值不僅僅表現在蛋白質、脂肪等的含量上, 更重要的是質的差別。 根據動物的生活環境和習性的不同, 以及人吃了這些動物的不同身體、精神反應, 中醫對不同的肉給予了不同的質的差別。 比方說, 水生的動物比較偏寒, 包括魚蝦蟹鴨子鵝等;而陸生食草的動物偏溫, 如牛羊;肉食動物偏熱, 如狼虎豹;而飛禽則是最熱的, 當然, 這個飛禽包括雞。

比方說飛禽, 飛禽的心率極快, 早上醒得早, 喜歡叫嚷。 所以, 吃完飛禽的肉, 人容易興奮、燥熱。 所以, 中醫認為, 雞性熱, 入心、心包,

能溫補、鼓舞心經氣血, 善于治療心氣、心血不足的虛損證。 但是, 如果鄉親們本來不虛損, 反而還有些營養過剩、精神亢奮, 那再吃雞肉的話, 就會有副作用, 輕則更亢奮、燥熱, 重則出現流鼻血、咽痛、發熱、早醒等癥狀。

吃雞肉最講究的吃法:

鑒于雞的這種特性, 歷來, 坐月子的女人調補的首選就是燉雞湯。 這樣, 不僅有助于緩解女人在生孩子過程中流失氣血導致的體力疲乏, 甚至對產后抑郁也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而且, 坐月子的女人吃的雞肉是熱性最大的小公雞, 如果功效還不夠, 可以加入當歸、紅花等補氣血的中藥, 食療效果很好。

但是, 一般情況下, 鄉親們都沒有那么虛損, 所以, 吃雞, 應該選擇老母雞或者母雞, 而且要用陰寒的食材去中和平衡雞肉的熱性。

因此, 國人吃雞最講究的吃法是小雞燉蘑菇。

制作小貼士:1、榛蘑因為是野生, 所以根部有較多的泥沙, 在清洗的時候要仔細。 2、在煸炒雞塊的時候一定要將雞塊中的水分盡量煸炒出來, 這樣燉出的雞肉會特別香。

不適合吃雞肉的人群:

鄉親們如若是血氣方剛的青壯年男士, 那還是別吃那么滋補的小公雞什么的了, 弄不好會吃得謝頂、流鼻血。 如若鄉親們是兒童或青少年, 也別吃太多的雞肉。 因為, 小孩子本來就是純陽之體, 好動, 心率快, 生長發育也快, 如若再吃雞的話, 就有熱上加熱了。 再加上現在的雞肉或許有某種激素, 所以, 弄出個早熟應該是沒什么難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