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刺五加眾人所不知的秘密

刺五加, 別名:拐棒、坎拐棒子、一百針、老虎潦、五加參、俄國參、西伯利亞人參, 落葉灌木, 主要分佈于亞洲東北部, 西伯利亞一帶。 其根部和根狀莖可入藥。

生於山坡林中及路旁灌叢中;藥圃常有栽培。 分佈于華中、華東、華南和西南。 根皮祛風濕、強筋骨, 泡酒制五加皮酒(或製成五加皮散)。 根皮含揮發油、鞣質、棕桐酸、亞麻仁油酸、維生素A, B1。

1、對中樞神經系統的作用:

刺五加對中樞神經的興奮和抑制過程均有影響, 單獨1次給藥顯示出中樞神經系統的刺激作用, 連續給藥則顯示出強壯作用。 刺五加不僅改善興奮過程, 而且也加強抑制過程, 使抑制趨於集中, 使分化更完全, 增加大腦皮層的內抑制過程。 它的興奮作用原理不同於苯丙胺類的化合物, 不僅毒性低, 而且不擾亂正常的睡眠, 刺五加對神經系統的興奮或抑制與用藥時神經系統的功能狀態和劑量大小頗有關係。

2、抗疲勞作用:

刺五加根的提取物和甙類均有抗疲勞作用。 甙的作用較相提取物為強, 較人參提取物及人參甙為強。 腹腔注射刺五加醇浸膏水溶液20g/kg, 平均延長小鼠游泳時間1/4。 刺五加莖皮水提物500mg/kg及其丁香樹脂酚-二-o-B-D-葡萄糖甙50mg/kg均能顯著延長大鼠負荷游泳時間。 以小鼠爬繩試驗測定刺五加根在不同生長時期的生理活性, 顯示:5月份1g幹根為79SUA33/g(興奮作用單位), 7月份活性明顯下降, 到8月份落葉前可達到最大值116SUA33/g。 刺五加葉也顯示類似變化(SUA33:實驗動物與對照動物比較, 延緩衰竭時33%的劑量為1個SUA33)。 刺五加根和葉的提取物分別可提高大鼠活動能量25%和70%。

3、抗癌作用:

刺五加根的提取物和總甙對動物實驗性的移植瘤、藥物誘發瘤、癌的轉移和小鼠自發白血病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還能減輕抗癌藥物的毒性。 在大鼠、小鼠身上接種肉瘤180及肉瘤256瘤種, 刺五加對肉瘤的生長有一個較弱的抑制作用(4-28%)。 刺五加提取物可降低小鼠移植艾氏腹水癌的陽性率和縮小癌的病灶, 提高噻替派對移植和發展的艾氏腹水癌的作用。 不能改變大鼠接種瓦克氏腹水肉瘤的移植陽性率, 但能縮小肺上的病灶。 能使小鼠接種LID-1及其他一些癌的移植陽性率減少, 能抑制由尿烷引起的肺腺瘤,減少6一MTU引起的甲狀腺癌和由吲哚引起的小鼠骨髓性白血病。 降低小鼠自發乳腺癌及自發白血病的形成過程。 服用環磷醯胺後的小鼠, 再服用刺五加提取物可提高動物的生存時間和存活率。
但當與環磷醯胺同時給接種肉瘤180的小鼠服用時, 刺五加則對環磷醯胺的毒性和抗癌作用均無影響。 刺五加還可抑制小鼠SSK肉瘤和大鼠瓦克瘤的擴散。 減少氫化可的松在小鼠接種艾氏腹水癌後的血源性擴散作用。 能降低大鼠瓦克氏瘤和小鼠肉瘤180對環磷醯胺、乙基巴比妥的毒性作用的敏感性。 能使患白血病的小鼠服甲乙基巴比妥的半數致死量從30mg/kg提高到46mg/kg, 並能降低由乙基巴比妥和環磷醯胺在實驗動物身上引起的慢性中毒症狀, 如動物的體重、胸腺、腎上腺的重量及白細胞和嗜酸細胞數等方面均有改善。

4、適應原樣的作用:

刺五加能增加機體的非特異性抵抗力刺五加對各種有害刺激因素,

如物理的(寒冷、灼熱、過重或失重、過度運動或強迫性不動、離心及放射)、化學的(各種化學物質)、生物的不良影響, 均能增加機體的抵抗能力。 刺五加能增加動物抵抗放射的能力, 對一次急性X線照射或多次慢性照射, 均有抗放射作用。 如長期照射(總劑量1620-7000r), 刺五加可延長大白鼠生命二倍, 並能改善血相。 與抗菌素一起使用可延長被照射60天(總劑量3000r)的大鼠的生命三倍。 對紅細胞遭受放射樣作用物質侵害時有保護作用, 可作為放射損傷的預防和治療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