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黃豆的功效及食用注意事項

黃豆是最常見的豆類食物, 我們早餐經常會用黃豆做豆漿, 我們都知道黃豆很好, 但是具體好在哪裡卻說不出來,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黃豆的功效都有哪些。

黃豆的功效

黃豆性味甘、平。 具有清熱解毒、防癌緩老等作用。 《延年秘錄》稱, 服食黃豆可令人“長肌膚、益顏色、填骨髓、加氣力、補虛能食”。

黃豆別名菽、大豆, 為豆科大豆屬一年生草本植物。 黃豆是我國的原生植物, 它的祖先為野生大豆, 早在3000年以前, 古代人民就開始食用了。 如《詩經·大雅》中就裁有“藝之荏菽”的字句。 黃豆既可供食用, 又可以炸油。 由於它的營養價值很高, 被稱為“豆中之王”、“田中之肉”、“綠色的牛乳”等, 是數百種天然食物中最受營養學家推崇的食物。

黃豆性味甘、平。 具有清熱解毒、防癌緩老等作用。 《延年秘錄》稱, 服食黃豆可令人“長肌膚、益顏色、填骨髓、加氣力、補虛能食”。

食療方

1、把1000克排骨切成塊,

與100克黃豆、薑片一道放入加足水的沙鍋中, 先用大火煮開, 後改用小火燉至黃豆熟爛、豬骨能嚼為至。 此時放入葡萄酒、精鹽和味精再燒5分鐘, 撒上蔥花, 即可食肉喝湯。 常服食黃豆排骨湯, 對調節大腦神經、增強智力及消除疲勞, 特別適宜學生考試前後經常服食。

2、將250克新鮮黃豆放入容器內, 用醋浸胞15日。 每天吃10~20粒即可。 長久食用, 能強身健體, 預防癌症, 延年益壽, 是防癌珍品。

3、取黃豆250克、白芨30克、核桃肉適量。 將三物搗研調勻, 用溫開水沖粉少許, 調成核桃糊, 文火稍煮即成。 做點心吃, 每日一次。 三者共用對容顏憔悴者、體瘦者頗有裨益。

外用方

取黃豆500克洗淨, 入鍋內煮爛後冷卻, 搗碎成泥狀, 放在乾燥處攤開, 等黃豆泥中的水分蒸發後,

再放進瓷盆裡, 加入250克米醋拌勻, 要稀稠適度。 用時將黃豆糊外塗在傷痛處, 用塑膠布包紮好, 外面用紗布纏好。 一般3天后取下。 有很好的消腫止痛作用。

《本經》記載, 黃豆“生研塗臃腫, 煮汁飲, 殺龜毒止痛”。 李時珍也認為, 黃豆能“活血, 解諸毒”。 因此, 從古代的本草看, 黃豆有活血解毒、消腫止痛的黃豆能“活血, 解諸毒”。 因此, 從古代的本草看, 黃豆有活血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 同時, 李時珍認為, 醋也能“散淤血”。 因此, 以黃豆食醋糊治療局部跌打損傷的腫痛是有據可依的。

當然, 此法只適宜在患處面積較小時使用, 且一旦效仿無效者, 應及早就醫, 以免延誤病情。

注意事項

1、黃豆在消化吸收過程中會產生過多的氣體, 造成腹脹, 因此有消化功能不良、慢性消化道疾病的人應儘量少吃。

2、老年人吃黃豆要適量, 不可貪多。 因為老年人各臟器功能減弱, 過多的攝入黃豆製品, 不完全蛋白質會分解的非蛋白氮要通過腎臟排出體外, 加重腎臟負擔。

3、黃豆含有大量的嘌呤堿, 嘌呤堿會加重肝、腎的代謝負擔, 因此, 當肝、腎器官有嚴重疾患時, 注意要少吃或不吃黃豆。

4、少吃幹炒黃豆。 因為將黃豆炒熟吃, 不僅妨礙人體對蛋白質的吸收, 而且黃豆中的胰蛋酶抑制物和尿酶、血球凝集素等有害因數不能在幹熱條件下被分解。

上面為大家介紹了黃豆的功效, 黃豆的營養價值高, 但是要注意它容易造成腹脹, 消化不好的人要少吃, 特別是腎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