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皂角刺有什麼功效與作用

皂角刺的功效與作用

【拉 丁 名】Spina Gleditsiae

【英文名】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

別名 天丁、皂針、皂莢刺。 【異名】皂莢刺(《聖惠方》), 皂刺(《醫學入門》), 天丁(《綱目》), 皂角針(《江蘇植藥志》), 皂針(《中藥材手冊》)。

來源 為豆科植物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的棘刺。

同“皂莢刺”, 詳細在“皂莢刺”。

植物形態 落葉喬木, 棘刺圓柱形, 常分支。 羽狀複葉互簇生, 小葉6~16, 卵形至長卵形, 長3~8cm, 寬1~2 cm, 先端尖, 基部楔形, 邊緣有細齒。 總狀花序腋生及頂生, 花雜性;花萼4裂;花瓣4, 淡黃色;雄蕊6~8;子房沿縫線有毛。 莢果扁長條狀, 長12~35cm, 寬2~4cm, 紫棕色, 有時被白色蠟粉。 花期5月, 果期10月。

生於路旁、溝旁、宅旁。 主產河南、江蘇、湖北、廣西。

採制 全年可用刀砍下棘刺或切片曬乾。

性狀 完整的棘刺常分枝, 有時再分小枝, 刺端銳尖, 基部扁圓柱狀, 全長約10cm或更長, 基部直徑0.8~1.2cm。 表面紫棕色或紅棕色。 體輕, 質堅硬, 切斷面木部黃白色, 髓疏鬆, 棕色, 無臭, 味淡。

化學成分 含皂莢皂甙B-G(gleditsiasaaponin B-G)、棕櫚酸(palmitic acid)、硬酯酸、油酸、亞甾醇、穀甾醇、二十九碳烷(nonacosane)等。

性味 性溫, 味辛。

功能主治 消腫托毒, 排膿, 殺蟲。 用於癰疽初起或膿化不潰;外治疥癬麻風。

中藥材-皂角刺編輯本段回目錄

【藥名】皂角刺

【別名】皂莢刺、皂刺、天丁、皂角針、皂針。

【中文拼音】zao jiao ci

【英文名】Chinese Honeylocust Spine, Spine of Chinese Honeylocust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1.Gleditsia sinensis Lam.[G.horrida Willd.]

2.Gleditsia japonica Miq.[Ghorrida(Thunb.)Makino]

【歸經】肝;肺經

【功效】消毒透膿;搜風;殺蟲

【考證】出自《本草衍義補遺》。

【科屬分類】豆科

【主治】癰疽腫毒;瘰鬁;瘡疹頑癬;產後缺乳;胎衣不下;癘風

【生態環境】

1.生於路邊、溝旁、住宅附近。

2.生於山地林中。

【採收和儲藏】全年可采, 但以9月至翌年3月間為宜, 切片曬乾。

【資源分佈】

1.分佈于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以及四川、貴州等地。

2.分佈于吉林、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河南等地。

【動植物形態】

1.皂莢 喬木, 高達15cm。 刺粗壯, 通常分枝, 長可達16cm, 圓柱形。 小枝無毛。 一回偶數羽狀複葉, 長12-18cm;小葉6-14片, 長卵形、長橢圓形至卵狀披針形, 長3-8cm, 寬1.5-3.5cm, 先端鈍或漸尖, 基部斜圓形或斜楔形, 邊緣有細鋸齒, 無毛。 花雜性, 排成腋生的總狀花序;花萼鐘狀, 有4枚披針形裂片;花瓣4, 白色;雄蕊6-8;子房條形, 沿縫線有毛。 莢果條形, 不扭轉, 長12-30, 寬2-4cm, 微厚, 黑棕色, 被白色粉霜。 花期4-5月, 果期9-10月。

2.山皂莢 喬木, 高可達25m。 刺略扁, 長5-10cm, 常有分枝。 幼枝淡紫色。 一回偶數羽狀複葉,

長25-30cm;小葉8-12對, 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 長l-4cm, 全緣或有疏圓齒, 上面有光澤, 中助上有短柔毛, 下麵無毛;長枝上為二回偶數現狀複葉, 有3-6對羽片;小葉5-10對, 狹卵形、卵狀長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葉軸有短柔毛。 細長總狀花序;花有短梗;雜性異株, 花黃綠色;雄蕊花瓣橢圓形, 雄蕊8;兩性花的雄蕊較小。 莢果長25-30cm, 寬2-3.5cm, 扭曲, 並有泡狀隆起, 種子靠近中部;種子卵狀橢形, 稍扁, 栗褐色。 花、果期6-11月。

【功效分類】活血藥;祛風藥

【性味】辛;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3-9g;或入丸、散。 外用:適量, 醋煎塗, 或研末撒, 或調敷。

【出處】《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