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嬰兒秋季如何防疾病

剛剛熬過了酷暑炎熱, 盼來了秋高氣爽, 蠻以為可以舒心地享受溫涼適宜的大好時光了。 卻不料有些孩子仍打不起精神, 缺乏活力、厭食依舊。 看他/她皮膚乾糙、口乾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幹結、鼻塞乾咳的樣子, 真像旱田裡枯萎的小苗。 這是為什麼?原來這是小兒“秋燥”症在作怪。

同時, 拉肚子上呼吸道感染等這些秋季易發的疾病, 又在威脅著孩子的健康。 爸爸媽媽們該怎樣更好地保護孩子呢?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免受疾病的困擾?

一切從預防開始

在疾病流行的高峰期, 減少寶寶出入公共場所的機會,

尤其不要帶寶寶去那些人員密集、通風不暢的地方, 以減少接觸感染源的機會;隨天氣的變化, 及時為寶寶增減衣物;做好相應的預防接種工作;家長從外面回來除了洗臉、洗手這種常規的清理, 還應該著重清理上呼吸道, 用淡鹽水清理口腔和咽部, 反復三四次;定時通風換氣;每天都應該堅持讓孩子在睡覺之前用淡鹽水漱口;訓練孩子自己找水喝。

下面我們介紹一些給寶寶穿秋衣的原則:

·室內外穿衣有別

在戶外別忘薄外套

特別提醒:在寶寶的衣著方面, 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帽子。 帽子的功能很多, 白天可以遮陽、天涼了可以保暖、保護頭皮。 保護好寶寶的小腦袋瓜兒, 寶寶受涼的幾率便會大大降低。

回家後不急著脫外套

從外面回家後, 先別急著給寶寶脫外套, 畢竟嬰兒適應溫度的能力不及大人, 還是應該先讓寶寶稍微適應一下室內的溫度。 也就是說, 秋天的天氣常常是“外面悶熱而室內涼爽”, 一下子把寶寶的外套脫掉了, 說不定寶寶反而會在進門後著涼。 因此進了家門, 就更應該給寶寶一點時間去適應室內外的溫差。

特別提醒:如果外面下著毛毛雨, 即使寶寶的衣服只是稍微有點打濕了, 回家後仍應立即換上乾爽的衣服, 以免寶寶感冒。

·給寶寶穿衣需靈活機動

6個月以內的寶寶還不會爬, 9個月以上的寶寶已經會扶著站立了, 這兩個階段的寶寶有一個相同的穿衣特徵——“靈活機動的穿著方式”。

所謂“靈活機動的穿著方式”就是棉質的薄背心,

加同樣棉質的T恤。

棉質的薄背心非常好用, 媽媽不妨觀察一下寶寶的情況, 如果是從事動態活動就先不要穿背心, 只穿著T恤;而如果從事靜態活動則加上背心;外出時也可以在起風了或下雨後穿背心;這樣的穿衣方式, 也可以說是一種“靈活機動的穿著方式”。

特別提醒:有些父母喜歡把孩子打扮得時髦漂亮, 可寶寶不如成人那麼“以靚抗寒”, 在秋天靚麗的時髦裝是會讓寶寶著涼的。

·隨時調節穿著

寶寶對氣溫的敏感度比大人要高得多, 而入秋後的溫度總是很難預料的, 熱的時候比夏天還熱, 冷的時候又非常冷, 就連大人也常常不適應, 更何況是幼嫩的寶寶。

聰明的爸爸媽媽基本上遵守“天熱時,

寶寶比媽媽少穿一件, 天冷時, 寶寶比媽媽多穿一件”這樣一個原則就可以了。

此外, 由於寶寶還不會用說話表達他們的冷熱感覺, 因此他們用手腳去提醒媽媽, 大人不妨經常觸摸寶寶的四肢, 如果是溫溫的, 就表示寶寶現在對溫度是感到舒服的;如果摸起來涼涼的, 或者是手腳皮膚呈現花花的猶如蕾絲般的花紋, 那就是寶寶在說:“我冷了, 爸爸媽媽該給我加衣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