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春季溫差大做好10條預防措施

現在早晚溫差大, 體弱的孩子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 平時食欲不振, 出汗多的兒童特別容易反復發病。 輕者傷風流涕, 重者高熱肺炎。


有的甚至會併發心肌炎、腎炎, 還可能誘發哮喘。 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原因一般認為兒童時期免疫功能調節紊亂, 容易為呼吸道病原微生物侵襲, 還與營養失調、微量元素失衡、非母乳餵養有關。

中醫認為此病與小兒肺氣虛弱, 脾胃運化功能失健和營衛失調有關。 患兒常伴有食欲不振, 自汗盜汗, 大便幹結或溏薄的症狀。 在此介紹一些春季常見的呼吸道疾病防治方法。

預防10條

1、勤洗手,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2、堅持每天早晨用冷水洗臉, 按摩鼻旁穴位迎香, 四白等, 鍛煉小兒的耐寒能力。

3、晨起和入睡前用鹽開水漱口, 水溫與室溫相等, 以沖洗口腔內殘留的細菌。


4、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每天至少通風半小時以上。

5、周圍有流感病人接觸時, 可用生理鹽水加米醋幾滴, 每天滴鼻3―4次。

6、流感時期可佩掛防感冒香袋, 預防感冒發病。

7、注意保暖防寒, 早晚適量添衣, 而在白天活動時不要穿戴太多, 以防出汗多反而受涼。

8、注意營養均衡, 對食欲不振患兒要注意脾胃調理, 多吃粗糧、蔬菜,

不吃零食, 保證每天大便暢通。

9、平時要加強體質鍛煉, 多進行戶外活動, 呼吸新鮮空氣, 曬曬太陽, 可選擇登山或慢跑活動。

10、呼吸道反復感染的患兒可去

專科檢查, 如病源學檢查, 免疫系統檢查等, 並針對病因堅持合理治療。 要正確適量服用抗生素, 避免和減少抗生素對機體的毒副作用而陷入惡性循環中。

治療3法

1、即時去醫院檢查


急性發病時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不要自作主張給小兒服用以前吃剩的藥品或大人的感冒藥。 配合服用驅風解表, 化痰通竅的中藥可增強對疾病的治療效果。

2、疾病緩解時針對病因進行治療

缺乏鈣和微量元素鋅的孩子還要補充維生素AD和鋅製劑。 免疫功能紊亂的患兒可選擇足三裡穴位拍打或藥物注射。 有慢性病灶如扁桃體炎、鼻炎, 要採取局部治療, 以去除宿根。

中藥調理原則是益肺健脾, 調和營衛, 扶正祛邪。 常用自擬方“養肺湯”加減治療。 方中黃芪皮、白術、防風、靈芝益肺固本, 太子參、玄參、沙參益氣養陰, 桂枝、白芍調和營衛。 慢性咳嗽者加胡禿葉、款冬花潤肺止咳,

過敏體質者加辛夷花、地龍疏風通絡。

3、飲食療法


蘿蔔蔥白治風寒咳嗽

蘿蔔1個、蔥白6根、15克。 用水三碗先將蘿蔔煮熟, 再放蔥白、薑、煮剩一碗湯。 有宣肺解表, 化痰止咳功效;治風寒咳嗽, 痰多泡沫, 伴畏寒, 身倦酸痛等。

紅糖姜棗湯治傷風咳嗽

紅糖30克、鮮薑15克、紅棗30克。 以水三碗煎至過半, 頓服, 服後出微汗即愈。 有驅風散寒功效;治傷風咳嗽;胃寒疼痛等。

白蘿蔔

治風寒咳嗽

白蘿蔔1個、蜂蜜30克、白胡椒3粒、麻黃2克。 將蘿蔔洗淨, 切片, 放入碗內, 倒入蜂蜜及白胡椒, 麻黃等共蒸半小時趁熱頓服, 臥床見汗即愈;有發汗散寒止咳化痰作用。 治風寒咳嗽。

蘿蔔豬肺止咳湯

蘿蔔1個、豬肺1個、杏仁15克。 加水共煮1小時, 吃肉飲湯;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作用。 治久咳不止、痰多氣促。

竹瀝粥清熱化痰

竹瀝30克、粳米100克。 先煮粳米粥, 臨熟時入竹瀝, 攪勻, 任意食用。 有清熱、豁痰、鎮驚作用。 治風熱痰火、肺熱咳嗽、痰多色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