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補氣血的中藥會嗜睡

目前出現了一種補氣血的中藥會讓人嗜睡的說法, 那這種說法究竟正不正確呢?大家都知道, 只要是藥, 多多少少都會給人家帶來好處跟壞處, 藥吃多了也不好, 但是藥給人體帶來的好處大於壞處, 任何疾病吃的藥都不相同, 帶來的副作用也不相同。 所以, 我們一般治病還是不能太依賴藥物。

補氣血的中藥之後, 會有嗜睡的現象, 其實這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反應, 因為有一些中藥可以起到鎮靜助眠的效果, 中藥就包括當歸, 甘草, 黃芪等這些, 有時候服用這些藥物, 就可能會出現一些嗜睡的反應, 對此我們不需要過多的擔憂。

1、當歸

中醫認為, 當歸味甘而厚, 甘入脾, 厚養血, 具有補血的功效。 《本草正》記載:“當歸, 其味甘而重, 故專能補血, 其氣輕而辛, 故又能行血, 補中有動, 行中有補, 誠血中之氣藥, 補血中之聖藥也。 ”由此可見, 當歸的補血效果可見一斑。

食用當歸基本是很少有不良反應的, 但是有一些注意事項:口服常規用量的當歸煎劑、散劑偶有疲倦、嗜睡等反應, 停藥後可消失。 用藥不當會使當歸辛香走竄, 月經過多、有出血傾向、陰虛內熱、大便溏泄者均不宜服用。 用藥不當會加重出血、腹瀉等症狀。 當歸的藥性有點燥烈, 所以陰虛的人在使用當歸時, 一定注意要加上其他的藥來抑制當歸燥烈的藥性, 不然服用者會上火。

2、甘草

甘草為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草的根及根莖, 以質堅實而重, 皮細而緊有柚溝, 斷面黃白色, 粉多、味甜, 嚼之纖維少者為佳;內含甘草甜素、甘草素、異甘草素、甘草甙、異甘草甙等, 動物實驗證明甘草素具有腎上腺皮質激素樣作用和抗炎、抗變態反應作用;此外, 尚具有鎮咳, 鎮痛, 抗驚厥作用。 中醫認為, 其性平, 味甘, 功能補脾和中, 緩急止痛, 潤肺止咳, 解毒, 調和諸藥, 適用於脾胃虛弱, 脘腹疼痛, 咳嗽, 心悸, 瘡瘍腫毒, 中毒等症。

3、黃芪

中醫認為“脾為後天之本”。 脾胃派代表人物李杲認為黃芪“益元氣而補三焦”,

清代的黃宮繡稱黃芪為“補氣諸藥之最”。 黃芪是一味常用的中藥, 它的主要藥理作用是“益氣固表”, 可以“利水”, 也可以“托毒生肌”。 凡是中醫認為是“氣虛”、“氣血不足”、“中氣下陷”的情況, 都可以用黃芪。 神農嘗百草時, 最為讚賞的便是黃芪。 相傳, 當時神農因為誤食“獨活”而體弱, 結果在找到黃芪吃下後, 立馬身強體健。

而黃芪補氣血的功效, 也因此問世了。 黃芪具有補氣固表、利水退腫、托毒排膿、生肌的功效。 現在醫學更是將其用於保肝、利尿、抗衰老、抗應激、降壓等方面。 這也說明, 這味補氣血的中藥是一個多面手, 什麼病都敢醫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