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五苓散有哪些配方?

五苓散功效之多, 是用來治療人體小便不暢, 心煩意亂, 咳嗽以及氣短的症狀, 還有出現水腫的情況可以用五苓散改善, 對頭痛發熱等症狀有改善效果, 五苓散的配方有茯苓, 澤瀉以及桂枝等, 可把此方搗散後服用, 很多人對五苓散的配方產生疑問, 不知道五苓散的配方都有什麼, 下面我們就來瞭解下五苓散有哪些配方。

一.五苓散配方

豬苓、茯苓、白術、澤瀉、桂枝。

二.用量

豬苓(去皮)、茯苓、白術各9g, 澤瀉15g, 桂枝(去皮)6g。

三.用法

搗為散, 以白飲和服方寸匕, 日三服, 多飲暖水, 汗出愈, 如法將息。 現代用法:散劑, 每服6-l0g;湯劑, 水煎服, 多飲熱水, 取微汗, 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四.功用

利水滲濕, 溫陽化氣。

五.主治

膀胱氣化不利之蓄水證。 小便不利, 頭痛微熱, 煩渴欲飲, 甚則水入即吐;或臍下動悸, 吐涎沫而頭目眩暈;或短氣而咳;或水腫、泄瀉。 舌苔白, 脈浮或浮數。

六.方義

本方主治病症雖多, 但其病機均為水濕內盛, 膀胱氣化不利所致。 在《傷寒論》中原治蓄水證, 乃由太陽表邪不解, 循經傳腑, 導致膀胱氣化不利, 而成太陽經腑同病。 太陽表邪未解, 故頭痛微熱;膀胱氣化失司, 故小便不利;水蓄不化, 郁遏陽氣, 氣不化津, 津液不得上承於口,

故渴欲飲水;其人本有水蓄下焦, 飲入之水不得輸布而上逆, 致水入即吐, 故此又稱“水逆證";水濕內盛, 泛溢肌膚, 則為水腫;水濕之邪, 下注大腸, 則為泄瀉;

水濕稽留腸胃, 升降失常, 清濁相干, 則為霍亂吐瀉;水飲停于下焦, 水氣內動, 則臍下動悸;水飲上犯, 阻遏清陽, 則吐涎沫而頭眩;水飲淩肺, 肺氣不利, 則短氣而咳。 治宜利水滲濕為主, 兼以溫陽化氣之法。 方中重用澤瀉為君, 以其甘淡, 直達腎與膀胱, 利水滲濕。 臣以茯苓、豬苓之淡滲, 增強其利水滲濕之力。 佐以白術、茯苓健脾以運化水濕。

《素問·靈蘭秘典論》謂:“膀胱者, 州都之官, 津液藏焉, 氣化則能出矣”, 膀胱的氣化有賴於陽氣的蒸騰, 故方中又佐以桂枝溫陽化氣以助利水, 解表散邪以祛表邪,

《傷寒論》示人服後當飲暖水, 以助發汗, 使表邪從汗而解。

七.配伍特點

諸藥相伍, 甘淡滲利為主, 佐以溫陽化氣, 使水濕之邪從小便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