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自我封閉的人想改善,可多聽音樂

作為一個社會人, 我們日常與人交往、交流都是必不可少的一門功課。 但是, 有的人由於天性使然或是後天遭遇環境等, 變得不愛交際, 沉默寡言, 甚至自我封閉起來。 這樣的狀態, 不管是在職場上還是生活中, 都是不健康的, 而且長期自我封閉, 自己的心理健康也會受到影響。 那麼, 怎樣改善自我封閉呢?建議這類人群不妨多聽音樂。

音樂活動的一大功能是調動人的情緒, “情商”的提出者———美國的戈爾曼博士研究證明, 情緒系統控制著生活中大量的效能感和滿足感。

這些正面的感覺能減少人對社交的焦慮。 所以, 如果時間和條件都不允許的話, 不妨多聽聽音樂, 玩玩樂器, 這也能建立與世界的連接。

心理學家通過廣泛調查發現, 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於生活的幸福感具有重要意義。 心理學家大量研究證明, 一個人如果長期生活在良好的人際關係當中, 他的個性就會得到健康發展。

所以, 我們認為, 孩子的人際交往能力比學習成績更重要, 絕不能等到上大學再培養。 良好的人際關係對成年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此, 如何有效提高人際交往能力逐漸引起多方的關注。

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除了培養對社-會情境的辨析能力和提高對他人心理狀態的洞察力外,

借助藝術手段, 尤其是音樂活動, 也能促進人際交往。

早在1973年, 瑞士弗賴堡大學法雷爾的研究就發現, 教授音樂能夠增強學生們的社交能力和學科技能。

1994年, 美國人艾傑頓進行了一項有意思的研究,

研究者在對發育遲緩(包括患孤獨症的孩子)和發育正常的6—9歲的孩子進行分別教學時, 將音樂整合到孩子的社-會遊戲中。

他們發現, 音樂極大地促進了兩個小組的理解力和參與社-會遊戲的能力。 他們也注意到, 發育遲緩的孩子面對壓力時的焦慮水準也下降了。

研究還發現, 對小朋友使用背景音樂時, 他們出現了更多的同伴交往行為。 研究認為, 社交是對社交能力最好的培養方式, 人們越是自我封閉, 就越害怕與別人交往。

音樂帶給我們的力量是無窮無盡的, 很多人心情不好的時候, 都是採用音樂來療傷。 那麼, 不善於交際、自我封閉的人群, 也不妨多聽一點熱鬧的音樂, 讓自己能夠融入社會中去。 這樣, 才能利於社交能力的培養, 讓自己變得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