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不要低估了過敏的殺傷力

專家小傳

尹佳, 主任醫師, 教授, 博士生導師, 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主任委員, 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 擅長各種過敏性疾病疑難病症的診治

“曾經, 有一份真摯的愛情擺在我面前, 我沒有珍惜, 等到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 人世間最痛苦的事莫過於此……”電影《大話西遊》裡的這句臺詞, 讓無數人感慨萬千。 在健康方面, 這樣的“追悔莫及”也時有發生, 比如過敏。

4月7日至13日正值“世界過敏周”, 今年的主題是“過敏性休克”。 對此, 中華醫學會變態反應學分會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變態反應科主任尹佳教授向《生命時報》記者強調:“可以毫不誇張地說,

過敏的殺傷力被低估了。 ”就像萬物相生相剋一樣, 很多人會和特定的食物、物品、天氣等“犯沖”, 一旦接觸, 就會激發人體出現變態反應, 輕者出現嘴麻、皮膚癢、起紅疹, 嚴重的可能導致喉頭水腫、呼吸困難、窒息。 據世界變態反應組織報告, 全世界有30%~40%的人被過敏問題困擾, 相關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已成為新世紀的“流行病”。

“更令人憂心的是, 因藥物、食物等誘發的嚴重過敏, 如過敏性休克正在日益增多。 可多數人並沒意識到, 看似問題不大的過敏, 頃刻間可能會奪人性命”, 尹佳強調。 過敏性休克是一種嚴重的、威脅生命的全身多系統速發變態反應。 在接觸過敏原後, 患者可在幾分鐘之內,

從輕微的皮膚症狀, 迅速發展至血管性水腫、血壓下降、心律失常、意識喪失、休克甚至死亡。 根據英美等國家的文獻報導, 過敏性休克的發病率正在不斷增多, 其發展勢頭甚至已經超過其他任何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 其中, 藥物和食物是引起致死性過敏性休克的主要元兇。 有的人對花生過敏, 在跟剛吃完花生的男友接吻後, 竟然丟掉了性命。 我國雖然還沒有這方面的流行病學調查資料, 但臨床上觀察到的發展趨勢和國際上是一致的。

過敏性休克, 就像潛伏在我們身邊的“刺客”, 稍有不慎就會下手, 一招斃命。 “好在值得慶倖的是, 只要我們積極防範, 大多數的過敏性休克都是可以避免的, 不要等到來不及了再後悔”,

尹佳表示。 對頻繁出現過敏症狀的人來說, 首要任務是找出過敏原, 並避免接觸它。 如果能保持完全“隔離”, 過敏症就會馬上消失。 對花粉、黴菌、寵物和蟎蟲等過敏的人, 可以進行脫敏治療;對食物過敏的人, 雖然目前無法“根治”, 但及時找出致敏食物, 就能避免禍從口入。 其次, 有嚴重過敏史的患者, 應隨身攜帶“救命藥”, 如腎上腺素藥物及注射裝置等, 並熟練掌握使用方法。 最後, 作為健康人必須瞭解的是, 一旦身邊有人出現過敏性休克, 應立即將其送到醫院搶救, 用0.1%腎上腺素0.5~1毫升皮下或肌內注射, 並及時進行心肺復蘇。

此外, 尹佳提醒大家, 要走出“越乾淨越健康”的誤區。 孩子出生後要多接觸大自然;如果條件允許, 可以和小貓小狗等寵物一起長大;家中要少用消毒液、清潔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