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心慌怎么回事
有時候心慌有可能是因為運動過度引起的呼吸不暢, 也有可能是因為最近煩心事太多或者情緒太過于激動引起的, 所以出現偶爾心慌的癥狀, 大家應該要多休息, 并且要多喝水以及按摩穴位緩解疲勞。 心慌的發病原因是比較多的, 經常心慌就需要去醫院檢查心臟的功能, 避免心臟病的存在。
心慌是怎么回事
引起心慌的原因包括:心動過速、心動過緩、心律不齊等。 常見的是心動過速, 其中又以竇性心動過速為最。 如果老年人心率過快, 易引起心絞痛發作;對于一般人, 時間長了可引起心功能減退。 常見的竇性心動過速原因有以下一方面:
運動:特別是激烈的運動, 可產生心動過速, 但運動后經休息可迅速恢復, 不屬病態, 無需治療。
發燒:可引起心跳加快。 大約體溫每升高l℃, 心率將增加10次。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主要表現為交感神經功能亢進,
貧血:長期貧血者往往由于紅細胞及血色素含量降低、機體攜氧不足, 引起心悸。
驚嚇、恐懼、情緒激動:機體受到突如其來的外界刺激, 可出現心慌。
缺氧:體內缺氧, 如身處高原, 空氣稀薄, 氧含量低, 或患慢性肺部疾病,
心肌炎:常在感冒或者腹瀉后兩周左右出現心慌(為心肌炎的重要表現之一), 這是病毒或機體免疫反應引起的心肌病變。
甲亢:此為甲狀腺激素分泌過多, 從而引起機體代謝旺盛所致。 而心動過速是甲亢的常見癥狀之一, 因此病人要引起注意。
血容量不足:由于各種原因, 如失水、失血、休克, 必須要針對原發病采取有效的治療。 另外, 補充體液、輸血、提高血壓等也是必不可少的急救措施。
各種器質性心臟病:常見的有風濕性心臟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臟病、貧血性心臟病、甲亢性心臟病等, 特別是當出現心力衰竭時, 更易引起心率加快。
心慌怎么自我調節
1、焦慮心慌的調節可以通過體育運動進行:肢體活動有利于緩解焦慮,對那些平時容易急躁的人,應多參加慢跑、打太極拳、下棋、游泳等運動,可增強自我控制能力、穩定情緒。
2、自我放松練習:在煩躁不安時,先讓自己坐下來。 緊握拳頭,并繃緊胳膊,體驗上肢的緊張感覺,然后忽然把拳放開,體會手臂的沉重、無力、放松。
3、改變對生活事件、挫折、壓力的看法:應該認識到壓力并不全都是壞的,把它當作一個使自己能力提高的機會。 同時對自己的期望不可過高,制訂的目標可比自己的能力稍高一點兒,“去摘你跳一下就能拿到的果子 ” 。
4、焦慮心慌的調節還應該多變換環境:多聽一些舒緩流暢的音樂,去參加一些戶外活動,親近大自然,培養琴棋書畫的愛好,可陶冶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