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五月祛濕要做好

5月是夏季的開始, 此時春天剛過, 陽光越來越旺, 萬物顯蓬勃生長趨勢。 此時的氣候特點是暑熱與濕。 這裡是指氣溫升高, 天氣炎熱。 氣候特點除了熱之外還有“濕”, 濕是指外界環境的濕度大。 同氣溫一樣, 濕度也是影響人體舒適感的重要因素。 而且5月還是梅雨季節, 天氣潮濕, 溫度過高, 濕度過高, 人會感到周身皮膚黏濕難受。

“濕”氣使人困倦

中醫認為濕為陰邪, 性質黏膩、穢濁, 容易阻遏氣機, 從而影響體內氣的運行。 同時認為濕邪致病還有“沉重、困倦”的特點, 這是因為空氣中濕度 增大, 會阻礙人體的熱代謝,

在高溫高濕環境下, 大氣含有大量水氣, 皮膚汗液難以蒸發, 妨礙了人體內的散熱過程, 阻遏了正常氣化功能。 5月氣溫不算很高, 主 要是濕邪為患, 故此如何預防濕邪致病是5月保健的內容之一。

如何預防濕邪致病?

在加強身體功能方面, 不僅要有充分的營養物質, 還應配合充分的休息和適當的體育鍛煉;在加強清除能力方面, 我們可有意識去進食一些既能去濕 又能加強脾胃功能的食物, 例如高梁:有健脾益腎、滲濕止痢的功效。 適用于小兒消化不良、濕熱吐瀉、下痢等症。 玉米:具有調中開胃、降濁利尿等功效, 適用于 尿路結石或慢性腎炎水腫、高血壓、食欲不振等症。 苡仁:有利水滲濕、健脾止瀉等功效, 適用於小便短赤、水腫腳氣、風濕痹痛、脾虛泄瀉、扁平疣等病症;扁 豆:具有健脾和中,

消暑化濕等功效。 適用於暑濕吐瀉, 脾虛嘔吐、食少便溏、泄瀉水腫、赤白帶下等病症。 水芹:有清熱利水的功效, 適用於小便淋痛、小便出 血、帶下等病證;洋蔥:具有和胃下氣、化濕祛痰、解毒殺蟲等功效。 適用於胸悶脘痞、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病症;冬瓜:有清熱利水、消腫解毒、生津除煩等功 效, 適用於暑熱煩渴、水腫、小便不利、消渴引飲以及水氣浮腫喘滿等病症。 馬齒莧:具有清熱祛濕、散血消腫等功效, 適用於急性腸炎、痢疾、尿血、小便熱淋、 黃疸、牙齦炎等病症;鯽魚:有健脾利濕的功效。 適用於脾虛食少、虛弱乏力、消渴引飲、浮腫、小便不利等病症。 鮑魚:具有養血柔肝、滋陰清熱、益精明目、利 濕行痹的功效,
適用于陰虛內熱、血枯經閉、乳汁不足、陰虛陽亢、夜盲內障, 以及濕熱內蘊所致的五淋、黃疸等病症。 田螺:有清熱利濕、通便解毒的功效, 適用 於目赤腫痛、濕熱黃疸、熱結膀胱、小便不通、鼓脹水腫等病症。

以上介紹的食物, 除了有祛濕的功效外, 還各有特性。 我們可根據身體的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運用。 在這裡同時為大家介紹一款體虛體實、男婦老幼皆宜的燉湯。

玉米淮山苡仁燉鮑魚:材料:玉米10克、淮山10克、苡仁10克、鮮鮑魚一隻、薑片適量。

組方功效分析:玉米味甘性平, 能夠補中健胃、祛濕利水;淮山味甘性平, 能夠健脾胃、益肺腎, 既補氣又滋陰;苡仁味甘淡、性微寒, 能健脾利 水、除濕舒筋、清熱排膿、抗癌散結;鮑魚能養血柔肝、滋陰益精、清熱利濕。

配而用之既健脾祛濕, 又益腎養肺;既平和又清利, 可謂老幼鹹宜之品。

製作特點:將鮑魚擦洗乾淨, 再與揀去雜質洗淨的藥材、薑片放入燉盅內加清水300ML, 隔水武火燉3小時即成。

適用人群:脾虛濕重所致的困倦、四肢酸重無力、肌肉酸痛、腹脹、大便溏、小便不利、飲食減少、水腫、血尿、帶下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