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少量的飲酒對身體有幫助

人類最初的飲酒行為雖然還不能稱之為飲酒養生, 但卻與保健養生有著密切的聯繫。 最初的酒是人類採集的野生水果在適宜條件自然發酵而成的, 由於許多野生水果本身就具有藥用價值, 所以最初的酒可以稱得上是天然的“保健酒”, 它對人體健康有一定的保護和促進作用。

元朝醫學《飲膳正要》一書中, 對酒的利害總括為“酒味甘辛, 大熱有毒, 主行藥勢, 殺百邪, 通血脈, 厚胃腸, 消憂愁, 少飲為佳;多飲上身損壽, 易人本性, 其毒甚是也, 飲酒過度, 喪生之源”。

飲酒的關鍵在“少飲”。 酒裡都含有酒精, 酒精可以殺菌,

就是所謂的“殺百邪”, 因此某些流行病初現時, 不少喝酒的人早晚都喝一小杯, 人們把一些藥如人參等放在酒裡給病人服用, 借酒“通血脈”“主行藥勢”, 取得了更好的療效。 此外, 可以借酒禦寒, 少量飲酒可促進血液迴圈;有助於恢復體溫, 這就是下海漁民常帶酒出海的原因所在。

即便如此, 很多人對此還是心有餘悸——保健和傷身之間的“度”該如何把握呢?湖北省中醫院國家級名老中醫塗晉文教授對此做出了解答。

塗晉文說, 喝酒保健在晚上6點左右最好, 也就是晚餐時。 因為酒精經肝臟分解時需要多種酶與維生素的參與, 而人體此時分解的解酒的酶相對多一些, 有利於乙醇的分解, 再就是晚上喝酒不會影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

對有些人還能幫助促進睡眠。

根據自己的體質狀況, 一般情況下, 酒的酒精度數越高, 則酒量就應相應減少, 從一天的總量上來說, 白酒一般應控制在50毫升左右, 藥酒控制在100毫升左右, 黃酒也可以在100毫升左右, 紅酒控制在150毫升~200毫升, 啤酒則控制在500毫升左右為宜。

許多人喝酒常一飲而盡, 似乎一杯杯地幹才覺得痛快, 才顯得豪爽。 其實這樣飲酒是不科學的, 正確的飲法應該是輕酌慢飲。 《呂氏春秋》說:“凡養生, ……飲必小咽, 端直無戾。 ”清人朱彝尊在《食憲鴻秘》中也說:“飲酒不宜氣粗及速, 粗速傷肺。 肺為五臟華蓋, 尤不可傷。 且粗速無品。 ”塗晉文建議, 吃飯、飲酒都應慢慢地來, 這樣才能品出味道, 也有助於消化, 不致於給脾胃造成過量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