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警惕節食會引發大腦自噬

人體開始感到“饑餓”時, 有些細胞就會開始“自我消化”, 科學家把這個過程稱做“自噬”。

這個過程是細胞生命週期的常態之一, 很多細胞在“困難時期”都是這麼獲取能量的。 大腦細胞通常會抵抗“自噬”, 但科研人員對小鼠進行研究時發現, 在不餵食小鼠的情況下, 小鼠下丘腦中的神經元也會開始吞噬細胞器和蛋白質, 接著開始“自噬”, 並釋放脂肪酸。

位於大腦後端右上部分的下丘腦管理著人體許多的功能, 包括睡眠、體溫、口渴和饑餓。

當下丘腦中的神經元釋放脂肪酸時, 就是在向大腦發出“饑餓信號”,

表示“我們需要更多食物”。 研究人員設法阻斷“自噬”進行後, 發現那些“饑餓信號”也被阻斷了。 研究人員還推斷該發現或能提供線索, 解釋為何高脂肪飲食可能會讓人更加饑餓———血液中的脂肪酸含量升高, 可能會同樣刺激大腦收到“饑餓信號”。

科研人員指出, 這項發現可能會對“肥胖症”和“新陳代謝症候群”的治療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