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12時辰”養生規律:日出而作 日落而息

古人將一日劃分為12個時辰, 而人體也有12條經脈, 12經脈又隸屬於12臟腑, 每一個時辰都有精氣的流注。 人們若能順應日出而作、日落而息12時辰養生的核心規律, 在與自然界相融的同時, 也就達到了養生的目的。

【子丑寅卯時】睡眠充足蓄精祛糟

子時:對應的經絡是足少陽膽經, 對應之腑為膽。 膽主少陽春升之氣, 具有升發之性, 全身之陽氣, 都依靠膽來發動。 子時養生, 是助其生髮一身之陽氣。 此時該入睡, 保證睡眠充足, 使膽經獲得足夠的能量。

丑時:對應的經絡是足厥陰肝經, 對應之髒為肝。 肝具有使全身氣機疏通暢達、通而不滯、散而不鬱的作用。

《素問?五臟生成論》說“臥則血歸於肝”, 丑時如能進入深度睡眠, 才能發揮肝藏血的作用。 因此, 此時不要熬夜, 因為肝臟要造血、要解毒, 休息好了, 才能保證肝臟的功能修復, 並提高人體免疫力。

寅時:對應的經絡是手太陰肺經, 對應之髒為肺。 肺的功能是幫助心推動血液運行, 主氣, 司呼吸, 吸入清氣與脾胃運化的水穀精微結合, 化為宗氣。 寅時的養生, 是對肺及肺經的調養, 使肺經的氣血流暢。

卯時:對應的經絡是手陽明大腸經, 對應之腑為大腸。 大腸的功能是祛除糟粕, 如果大腸功能不好, 則累及肺, 因肺與大腸相表裡。 起床後, 要空腹喝杯白開水, 有便秘的人就可幫助排便;沒有便秘的人,

也要在卯時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以此維持好大腸的功能, 促進毒素的排出, 使皮膚保持光澤。

【辰己午未時】營養充沛神清氣爽

辰時:對應的是足陽明胃經, 人體胃腸吸收功能最強之時。 此時進餐, 是器官吸收營養最好時期, 早餐一定要注意營養, 才能保證一天有良好的精神狀態, 且進餐後, 還有利於膽汁的排空, 可預防膽結石。

己時:對應的是足太陰脾經, 養生的重點是脾。 脾主運化升清, 將早餐的水谷精華, 通過脾運輸到全身各處。 此時也是大腦最具活力之時, 是一天中的第一黃金時間, 老人可鍛煉身體, 上班族及學生工作效率、學習效率最高。 若脾氣虛弱, 氣血運行不暢, 脾的功能失調, 就會出現學習、工作效率不高等問題。

養脾可通過加強鍛煉、經穴按摩、拔火罐等, 促進氣血運行。

午時:對應的是手少陰心經, 心經是調整和改善心臟功能的最佳助手。 午時是陽氣最盛之時, 我們吃完午飯休息片刻, 下午還要繼續工作, 午時養生就是睡上半小時左右, 陽中求陰, 保養陰精以助養陽氣, 就能很好地調養我們的心經, 預防和緩解心臟疾病。 中午一小睡, 對養生有重要意義。

未時:對應的是手太陽小腸經, 此時是調養小腸經和小腸的最佳時期。 小腸把食物裡的營養都吸收了, 通過脾氣運送到血液裡, 人體這時血液營養成分很高, 所以要稀釋血液, 建議喝兩杯水或茶。 因為小腸有受剩化物和分清別濁的功能, 可有效促進各種營養物質的吸收, 同時排出有毒物質。

【申酉戌亥時】鍛煉適時靜心養腎

申時:對應的是足太陽膀胱經, 是調養太陽膀胱經的最佳時期。 膀胱的功能是儲藏和排泄尿液, 調養的關鍵是合理飲水, 健康飲水, 促使尿液排出。

酉時:對應的是足少陰腎經, 酉時人體的氣血流注於腎經與腎, 此時是調養腎經、保養腎精的最佳時機。 腎的功能是藏精, 主生殖和生長發育, 為“先天之本”。 腎氣盛衰決定著機體生、長、壯、老整個生命過程, 合理調養與保健, 可提高人體免疫力, 改善因腎氣不暢、腎元陰元陽不足而導致的各種不適。

戌時:對應的是手厥陰心包經。 心包經簡稱心包, 即人們常說的“膻中”, 它是心臟的包膜, 其外附有脈絡, 是通行氣血的經絡, 全稱心包經。 中醫認為,

心為君主之官, 邪不可犯。 此時可以學習、散步、鍛煉身體, 準備睡覺前要靜心養氣, 用冷水洗臉、溫水刷牙、熱水泡腳, 睡覺採取右側臥位, 這些是養護心經的好方法。

亥時:又名人定、定昏等, 是12時辰的最後一個時辰, 對應的經絡是手少陽三焦經。 對應的臟腑是三焦, 此時人體的氣血運行到了三焦, 三焦有兩大功能, 一是運行氣血、水穀的精微一定要通過三焦的轉輸, 才能到達臟腑、百骸, 使得氣血津液周流不息, 各行其道;二是運行水液, 三焦運行水液並將多餘的水分下輸於膀胱, 猶如行水的溝渠, 所以說它是決瀆之官, 即是水液外出的道路, 亥時養生就是理順三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