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牛肉怎麼燉,掌握火候是關鍵

牛肉的營養價值是不可低估的, 一般人都可以食用, 尤其更適合術後的患者, 更補充體內所缺的各種營養元素, 但是對牛肉過敏的人一定要慎用。 牛肉的燉法有很多, 燉煮過程中可以適當加一些山楂等, 可以爛的更快。

一、牛肉怎麼燉

1、水泡先把牛肉切好, 然後用涼水浸泡一個小時, 這樣做出來的牛肉才更鬆軟。 將泡好的牛肉放入開水中燉, 如果水上面有血沫子, 應把它撇掉, 可以再加入一點水, 如此就可以把鍋底的血沫子給帶出來。

2、烹製過程中在燉牛肉時要用熱水, 也應該多點, 此時就不能再加冷水了。 為什麼不能用冷水呢?用熱水的緣故就是可以使牛肉表面的蛋白質迅速凝固, 防止肉中的氨基酸外溢, 這樣燉出的牛肉才更鮮美。 有一點需要注意, 在燉的過程中, 如果發現水少了, 應該加開水, 不可以加冷水。

3、放鹽在燉牛肉過程中, 什麼時候放鹽也要掌握好,

應該在牛肉燉至九成熟時放入。 因為鹽可以促進蛋白質的凝固, 若鹽放早了, 牛肉不容易爛, 而且湯中的蛋白質易沉澱, 影響湯汁的味道。

4、如果您的家中有山楂或蘿蔔, 也可以在鍋中放進幾片蘿蔔或幾個山楂, 這樣牛肉可以熟的更快, 也可以去除肉的異味, 做出來的牛肉味更鮮美。

二、牛肉的營養價值

1. 牛肉富含蛋白質, 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 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 對生長發育及術後, 病後調養的人在補充失血、修復組織等方面特別適宜, 寒冬食牛肉可暖胃, 是該季節的補益佳品;

2. 牛肉有補中益氣, 滋養脾胃, 強健筋骨, 化痰息風, 止渴止涎之功效, 適宜於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3. 水牛肉能安胎補神, 黃牛肉能安中益氣、健脾養胃、強筋壯骨。

三、適用人群

一般人都可以吃。

1、適宜於生長發育、術後、病後調養的人、中氣下隱、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黃目眩之人食用;

2、感染性疾病、肝病、腎病的人慎食;黃牛肉為發物, 患瘡疥濕疹、痘痧、瘙癢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