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功能性糖果仍是糖多吃有風險

近日, 有報導顯示, 國際諮詢公司Mintel發佈的一份報告表明, 基於人們對健康的關注, 中國功能性糖果的消費正在平穩上升, 尤其是以富含維生素及鈣劑的糖果表現最為突出。 市民們對功能性糖果這個詞可能並不熟悉, 但對維生素糖果、高鈣糖果、強化鐵糖果等添加營養成分的糖果卻並不陌生。 許多家長選擇給孩子吃這類糖果, 不少白領也將這類糖果視為健康零食的代表。 那麼, 以維生素糖、高鈣糖等為代表的功能性糖果真的那麼健康嗎?北京晨報記者對此進行了關注。

切合市民健康需求 功能性糖果銷售火爆

功能性糖果所包含的範圍十分廣泛, 由於分類方式不同, 其含義也各不相同。 從食品技術的角度來看, 功能性糖果是指特殊分子結構的糖, 比如低聚糖等能被腸道益生菌等利用, 進而實現改善腸道功能等特定醫學目的糖果。 而從日常生活來說, 我們常見的功能性糖果, 則主要是按其功能性食品基料進行命名的、是添加了一定人體所需營養成分的糖果, 如維生素糖、高鈣糖、乳酸菌糖等。 本文所關注的正是這類生活中常見的功能性糖果。

當前, 快節奏的工作生活極易對市民的身體健康帶來不良影響, 缺乏均衡的飲食和適度的鍛煉成為市民普遍的問題。 許多人為了保持健康, 選擇主動補充一些身體所需的營養素,

而食用功能性糖果便成了其中一種方便實用的方法;對於兒童來說, 許多媽媽始終擔心孩子存在缺少維生素、缺鈣等問題, 這時, 富含維生素、鈣、鐵、鋅等營養成分, 且口感美味、能夠吸引孩子的功能性糖果便成了最好的選擇。

記者查閱了某電商平臺的交易記錄, 一款名叫碧源清Vc鐵鋅硒軟糖的功能性糖果月銷量就達到了一千多筆。 而另一款成長快樂牌複合維生素軟片月銷量也達到了近七百筆。

本質仍是糖 易導致糖攝入過量

功能性糖果廣受歡迎, 和其添加的營養素不無關係, 然而, 這類糖果真的健康嗎?

食品與營養資訊交流中心科學技術部主任阮光鋒表示, 功能性糖果雖然含有一定人體所需的維生素、鈣、鐵、鋅、硒等物質,

但其本質上仍然是糖。 無論是有什麼功能聲稱的糖果, 我們看其配料表, 排在第一位的永遠是糖, 其含糖量非常高, 大部分產品中, 糖的成分甚至能夠達到80%, 而被市民所看重的維生素、鈣等成分往往只占很小一部分。

以維生素C為例, 一顆3—5g的維生素糖果其Vc含量大約為5mg左右, 而根據中國營養學會公佈的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 成年人每天應攝入維生素C不少於100mg, 那麼如果想要達到每天100mg的維生素C攝入量, 則需要吃100g、即2兩左右的糖果。 而按80%的含糖量計算, 食用2兩左右的糖果, 攝入的糖則為80g左右。 而這一數字則遠遠超過了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每天添加糖攝入量不超過50克, 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的建議。

也就是說, 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推薦, 每天食用5-6顆糖, 就達到了一天糖攝入的上限, 再加上生活中其他途徑攝入的糖, 就很容易攝入過量。

補充營養素應通過均衡飲食實現

功能性糖果深受歡迎的背後, 是廣大市民對健康的強烈追求。

對此, 阮光鋒表示, 評價一種食物的補充效果要從含量、營養均衡等多方面衡量。 功能性糖果添加了鈣、鐵、鋅等營養素, 雖然有一定的補充效果, 但補充營養素的同時攝入了相當多的糖, 且很容易超過了健康推薦量, 極易增加肥胖風險, 進而增加糖尿病等疾病的風險。

尤其是對於孩子, 給孩子吃太多糖非常不利於孩子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同時, 糖攝入過多還會增加齲齒的風險。 世界衛生組織關於糖的指南中指出, 過多吃糖會增加齲齒和肥胖風險, 所以不建議食用。 現市面上的高鈣糖、高鋅糖、高維生素糖等產品其實也是在借用功能性糖果的概念進行行銷。

如果市民確實有補充營養素的需求, 則應該均衡飲食, 多食用富含該營養素的食物, 比如補鈣可以多喝奶, 補鋅可以多吃海產品, 補充維生素可以多吃蔬菜水果等。

北京晨報記者 張曉莉 祝鳳嵐

Vc糖果和柳丁所含營養成分比較(每100g)

能量 Vc 碳水化合物 其他

碧源清Vc軟糖 1469kJ(351kcal) 100mg 88g 鈉79mg

柳丁 43kcal 35mg 10.2g 蛋白質、多種礦物質、多種維生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