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惑疾病

熱飲杯蓋真的有毒嗎

(本文出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2016年1月刊《隱藏在熱飲杯蓋中的秘密》一文, 作者:彭國華, 原創作品, 轉載請注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

最近在網上流傳著熱飲杯蓋有毒的傳言, 讓很多人對外賣紙杯裝的熱飲望而卻步, 真的有如流言傳說的那般恐怖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揭開隱藏在熱飲杯蓋中的秘密吧!

熱飲杯蓋上的標注其實大有含義

平常, 我們在外面買到的奶茶、咖啡等熱飲, 所用的杯蓋到底是什麼材質做的呢?其中有什麼不為人所知的地方嗎?細心的朋友仔細觀察就會發現, 這些杯蓋不管是黑 色、白色或其他顏色,

在杯蓋上都會標有三個帶箭頭的迴圈三角形, 裡面還有個數字“6”, 那麼這個數字代表什麼呢?這可不是告訴大家這個杯蓋“可以迴圈使用 六次”哦!

其實, 這個數字是塑膠製品使用過程中的塑膠種類標準代碼。 我國一共有七種標準代碼, 分別用1到7來代表塑膠製品所使用的樹脂種類。 其中熱飲杯蓋上的數位標誌“6”代表的材質是聚苯乙烯。 由此看來, 我們平日裡所看到的帶“6”的熱飲杯蓋, 就是聚苯乙烯材料製作而成的。

製作熱飲杯蓋的材質存在什麼問題?

那麼, 聚苯乙烯又存在怎樣的問題呢?聚苯乙烯(Polystyrene, PS)是苯乙烯單體經自由基縮聚反應合成的聚合物, 它的優點是輕質、高強度、成本 低, 廣泛應用於食品包裝中,

如用來做泡面盒、發泡速食盒、杯蓋等。 由於其生產工藝簡單, 原料來源豐富, 目前世界上的大部分國家和地區廣泛在生產與使用。 不 過該材質不能用於微波爐加熱, 以免因溫度過高而釋出化學物質, 並且也不能盛裝強酸、強鹼性物質, 不然同樣會釋放出對身體不好的化學物質, 像一些朋友平常愛喝的柳橙汁, 就不宜用它來盛裝。

TIPS:苯乙烯單體

苯乙烯(styrene)單體是芳烴的一種, 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個氫原子而形成的有機化合物。 苯乙烯單體除了用來加工聚苯乙烯, 還可用於加工其他塑膠、橡 膠, 例如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就允許苯乙烯單體參與合成多達28種食品接觸材料。 包括美國、歐盟、日本和我國在內的多個國家都允許使用聚苯乙烯作為食品包裝 材料,

也有相應的管理措施。

熱飲杯蓋真的致癌嗎?

網上有傳言說“6號杯蓋遇熱放毒”, 還有傳言說“6號塑膠製品本身含毒”, 更有甚者說熱飲杯蓋會致癌,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傳言?這些說法到底有沒有依據呢?

其實, 關於“6號杯蓋遇熱放毒”的傳言, 依據是聚苯乙烯製作的杯蓋受熱後會釋放出苯乙烯單體。 而苯乙烯單體在國際癌症研究中心(IARC)給予的評價中是 2B類致癌物, 所謂的2B類是指可能導致人類癌症的物質。 其實6號材質的杯蓋耐熱溫度是90℃, 而我們冬天熱飲的水溫通常能夠手持, 且基本不會超過口腔所 能承受的範圍, 也就是說這個溫度只有60℃左右。 這個溫度是很難達到聚苯乙烯的穩定性耐熱上限的,

所以消費者其實不必那麼擔心。

“遇熱放毒”這種說法有點誇大了, 我們人體真正接觸苯乙烯單體最多的方式其實是通過空氣接觸, 因為苯乙烯作為一種工業原料, 其用途很廣, 所以隨著工業的不斷發展, 苯乙烯早就存在於空氣中了, 所以想減少其危害, 其實需要我們大家共同來保護環境, 這才是最重要的因素。

至於“6號塑膠製品本身含毒”的傳言, 專家表示, 在產品合格的條件下, 6號塑膠製品本身都是無毒的。 只有在使用不當的情況下才會釋放苯乙烯, 如放入烤箱、微波爐、加滾燙的開水等。

正確使用塑膠製品注意這四點

我們幾乎每天都在與塑膠製品打交道, 所以提醒大家在甄選塑膠製品時,

請注意以下幾點:

1、要認准帶有“QS”生產許可標誌的產品;購買塑膠包裝材料後, 不要急於使用, 請認真查閱使用說明, 按說明操作。

2、任何塑膠製品只有注明了可以放微波爐使用, 才可放入加熱, 沒有注明的堅決不要用微波爐、烤箱等設備加熱。

3、在外打包不得不使用時, 避免用速食盒打包剛出鍋的滾燙的食物。

4、如果發現塑膠製品出現破損或者變形, 建議不要再使用。

愛喝外賣咖啡和熱飲的小夥伴們, 這些關於熱飲杯蓋的小知識, 你瞭解之後, 有啥心得體會呢?希望大家能多注意這些健康知識, 始終做我們健康快樂的粉絲!

新媒體編輯:張旭

原文編輯:曹豔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