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癌症與飲食密切相關!


近年來, 癌症的發病率呈上升趨勢。 這與大的環境污染以及在生產、生活中農藥等物質的使用有很大關係。 醫學專家研究和在實踐中發現, 癌症的發生與飲食有著密切關係, 下面介紹幾種癌症發生的有關因素, 以引起大家的高度注意。

一、食管癌。 經調查研究, 已發現以下幾個要點。

1、缺少維生素A、維生素C和維生素E。

2、缺少某些微量元素, 如鉬、鋅、鎂、硒等。

3、進食醃制和黴變食物。 致癌物質亞硝胺可引發多種癌症, 其中, 二甲基亞硝胺、二乙基亞硝胺以及甲基苄基亞硝胺都能在醃制的肉類與魚類、粗制的魚露中發現。

此外, 在陳蘿蔔乾、陳玉米麵、酸菜及某些黴變食品中, 甚至香腸、啤酒中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 發黴食品中除亞硝胺外還有黴菌毒素, 這些毒素本身可以引起癌症, 還與亞硝胺有協同致癌作用。

4、喝酒加吸煙則食管癌的發生率會顯著上升。

二、胃癌。 據國內外流行病學研究, 胃癌的發生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

1、好吃熏烤食品:食品在熏烤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多環芳烴化合物, 其中含有苯並芘等強致癌物質, 它可滲透至整個食品。 熏烤過程中, 蛋白質在高溫下, 尤其在烤焦時會分解產生致癌的成分。

2、飲水及糧食中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偏高。 而硝酸鹽、亞硝酸鹽在人體胃中可能與胺類結合, 形成亞硝胺, 這是很強的致癌物質。

3、喜吃醃制食品。

4、吃黴變食物, 發現胃癌高發區的糧食與食品受黴菌污染嚴重, 甚至在胃癌患者的胃液中, 也檢出黴菌及其毒素。

5、飲酒:酗酒可損傷胃粘膜, 引起慢性胃炎。 酒精可促進致癌物質的吸收, 損害和減弱肝的解毒功能。

三、肝癌。 在我國沿海地區尤其在長江三角洲及珠江三角洲等地發病率最高。 肝癌的發生與飲食的關係如下。

1、食物的黃麴黴菌污染:我國肝癌的地域分佈與黃麴黴菌污染分佈基本相一致, 糧、油、食品受黃麴黴毒素污染嚴重的地區, 肝癌的發病與死亡率也高。

2、水源的污染:飲水污染的程度與肝癌發病呈正相關, 提示污染的水中含有致癌促癌物質, 例如藍綠藻毒素、腐植酸等。

3、酗酒:酗酒明顯損傷肝臟,

可導致營養不良、肝硬變, 在這基礎上可發展成肝癌。

四、結腸、直腸癌。

1、高脂肪膳食:吃高脂肪膳食的人群, 其結腸、直腸癌的發生率比吃低脂肪膳食的人群高, 這在動物實驗中已得到證實。

2、膳食纖維不足:飲食中植物纖維素多的非洲國家, 結腸、直腸癌的發病率明顯低於歐、美國家。

3、其他因素:多吃含豐富維生素A的食物,

五、其他癌。 很多資料證明, 高脂肪與高熱最的飲食與乳腺癌發生呈正相關, 肺癌病人常缺維生素A和硒。 有報告認為高脂肪飲食可能與子宮內膜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和膽囊癌的發生有關。 喉癌、口腔癌與吸煙、酗酒有關, 甲狀腺癌與飲食中缺碘有關, 鼻咽癌與飲食中亞硝基化含物(如亞硝胺)污染有關。

多喝啤酒或既喝啤酒又喝其他酒的人群, 其大腸癌發病率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