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幹蟾丸的功效與作用

你知道幹蟾丸嗎, 相信有許多人都有接觸過, 因為幹蟾丸的用途是比較廣泛的。 幹蟾丸裡面包含有幾種不同類型的中藥材, 對人體的健康十分的有益處, 一起來看一下。

【處方】 幹蝦膜1枚(塗酥炙微黃)漏蘆3O克 菖蒲30克 雄黃O.9克(細研)朱砂0.9克(細研)磨麝香0.3克(細研)

【制法】 上藥搗羅為本, 研勻, 煉蜜和丸, 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治小兒無辜疳痢, 黃瘦腹痛, 或腹內有蟲。

【用法用量】 每服5丸, 以粥飲送下, 一日三次。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九十三

【處方】 幹蟾1枚(塗酥, 炙微焦)木香3.7克 肉豆蔻2顆(去殼)雄黃7.5克(細研)丁香 3.7克 熊膽3.7克(細研)胡黃連7.5克 朱砂7.3克(細研)青黛7.5克(細研)麝香7.5克(細研)赤石脂7.5克 代赭7.5克

【制法】 上藥搗羅為末。 研勻。 煉蜜和丸、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治小兒乳疳, 腹大黃瘦。 或時吐乳, 壯熱下痢。

【用法用量】 一歲兒每服2丸, 以粥飲送下, 日服二次。

【摘錄】 《太平聖惠方》卷八十七

【處方】 蝦蟆、食蛆(或蝦蟆、食蛆俱燒存性), 廣陳皮1斤(炒), 甘草(炙)4兩, 蓬術(炒)6兩, 厚朴(米泔浸, 炒)8兩, 枳實(麩炒)8兩, 連翹6兩, 香附(米泔浸, 炒)1斤, 山楂6兩, 神曲(炒)6兩, 菔子(炒)8兩, 龍膽草6兩, 青皮子(炒)8兩, 川黃連(炒)8兩, 白術(土炒)8兩, 檳榔8兩。

【功能主治】 消積化食, 健脾和胃, 長肌肉, 驅蛔蟲。 主五疳五痢, 瀉蛔蟲, 臟腑虛弱, 身體羸瘦, 發豎焦黃, 小便濁色, 肚腹膨脹。

【用法用量】 方中蝦蟆、食蛆用量原缺。

【摘錄】 《醫宗說約》卷五

【處方】 幹蝦蟆1枚(塗酥炙微黃),

漏蘆1兩, 菖蒲1兩, 雄黃3分(細研), 朱砂3分(細研), 麝香1分(細研)。

【制法】 上為末, 都研令勻, 煉蜜為丸, 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小兒無辜疳痢, 黃瘦腹痛, 或腹內有蟲。

【用法用量】 每服5丸, 以粥飲送下, 1日3次。

【摘錄】 《聖惠》卷九十三

【處方】 幹蟾1枚(塗酥, 炙微焦), 木香半分, 肉豆蔻2顆(去殼), 雄黃1分(細研), 丁香半分, 熊膽半分(細研), 胡黃連1分, 朱砂1分(細研), 青黛1分(細研), 麝香1分(細研), 赤石脂1分, 代赭1分

【制法】 上為末, 都研令勻, 煉蜜和丸, 如黍米大。

【功能主治】 小兒奶疳, 腹大黃瘦, 或時吐乳, 壯熱下痢。

【用法用量】 1歲兒以粥飲送下2丸, 早晨1服, 晡時再服。

【摘錄】 《聖惠》卷八十七

【處方】 幹蟾1枚(5月5日者良), 蛇蛻皮1條(大者), 穀精草2兩(與上藥同入罐子內, 以鹽泥固濟, 曬乾, 燒令通赤, 放冷, 細研),

胡黃連1分, 瓜蒂1分, 母丁香(上3味同搗末)1分, 青黛半兩, 牛黃1分, 白龍骨1分, 朱砂1分, 雄黃1分, 蘆薈1分, 麝香1分, 天竹黃1分(細研)。

【制法】 上藥都入乳缽內, 為極細末, 用豶豬膽汁煎, 麵糊為丸, 如綠豆大。

【功能主治】 小兒五疳, 及驚風疳蟲。

【用法用量】 3歲兒以溫米泔半合化下5丸。 服藥後, 以桃、柳湯浴兒, 仍宜粥飲送下2丸, 1日3次。 甚者半月內愈。

【摘錄】 《聖惠》卷八十七

看了上面文章關於幹蟾丸的介紹, 我突然發現好的身體還是要從飲食做起。 平時大魚大肉和太寡淡都不是養生之道, 科學的葷素搭配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