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室內空氣左右健康 4招打造優質環境

室內空氣品質對人體的重要性

每天一個人平均吸入呼出的次數為2萬次。 為了得到賴以生存的氧氣, 我們一日必須呼吸一萬兩千公升的空氣進入肺部。

以目前的生活型態來說, 人們幾乎沒有機會生活在自然的環境中, 享受乾淨空氣, 差不多90%的時間, 活動的範圍都在室內, 其中老人、孩童、病患更是長時間待在室內, 而室內的空氣品質卻是所有環境中, 最糟糕的場所。

“室內微小型氣候”及其對身體的影響

除了平日所熟知的晴天、雨天的自然氣候, 由於現代人所處的室內, 大多是密閉空間, 於是, 便產生了與戶外不同的氣候型態,

稱之為“室內微小型氣候”。

包含了:

1.溫度:氣溫對於人類的體溫調節有著重要的作用, 室內溫度的高低, 會直接影響人體機能。 高溫環境會促使血液迴圈加快、血壓增高, 引起眼睛乾澀、消化不良。

溫度太低則使皮膚散熱過快, 超量消耗人體的熱能, 身體虛弱者會引起寒顫;胃腸虛弱者, 會引起腹脹、胃腸痛的症狀。 因此, 一般認定的室內溫度應該保持在:夏季24~28℃, 冬季19~22℃為宜。

2.濕度:室內空氣過於乾燥, 主要引起皮膚、口、鼻、氣管黏膜破裂出血, 容易造成呼吸道的病變與感染。 濕度超標, 則影響汗水排出, 造成散熱困難, 也是黴菌繁殖的溫床, 為過敏性疾病的主因。 比較適合人體的相對濕度在35~50%。

3.氣流:簡單來說就是室內空氣的迴圈與流動,

比較常利用的工具就是空調、電扇、空氣清淨機等, 適度的讓空氣流動, 可以提高冷氣濾網、空氣清淨機的效能, 減少室內空氣污染。

室內空氣污染比大馬路旁還嚴重

室內空氣污染的程度, 通常為室外污染的2~5倍, 主因為室內空氣的流通性差, 污染物質難以稀釋揮發, 而影響室內空氣品質的原因如下:

1.室外空氣污染源:產生於交通運輸與工商活動, 藉由自然通風或抽風機而進入室內。

打造對人體健康的空氣環境

不可因為難以察覺而忽略了空氣品質的重要性, 簡單幾個小方法, 就可保護自己與家人的健康:

1.空氣清淨機與除濕機同時使用, 但建議避免使用兩種功能合一的機種, 潮濕的環境會使黴菌、細菌孳生,

連帶也會使空氣清淨機的效率大打折扣!

市面上有些空氣清淨機除了能捕捉及過濾空氣中的懸浮微粒, 同時具有滅擊細菌的效果, 不會讓濾網上的細菌重新散播於空氣中。 此外, 不管是空氣清淨機還是除濕機, 都應該定期更換或清洗濾網才能避免成為細菌培養機。

2.加強打開門窗通風換氣的頻率, 使空氣流動。

3.發黴的天花板、地毯等傢俱, 應儘快去除黴斑或是予以更換。

4.適度安排家人, 尤其孩童、老人的郊外活動時間, 增加其呼吸新鮮空氣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