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姨媽”前后會調理 給你一個“好臉色”
文/圖 羊城晚報記者 陳映平 通訊員 宋莉萍 駱赟韻
受訪專家/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婦科主任 黎小斌
很多女性“大姨媽”后總是臉色黃黃,
廣東省中醫院二沙分院婦科主任黎小斌介紹, 月經前氣血充盛, 宜行氣理氣疏瀉。 常見的行氣理氣藥食同源的食物有:陳皮、佛手、砂仁、紫蘇、薄荷、青皮、丁香、木瓜、蘿卜。
月經后氣血兩虛, 最宜補益氣血。 常見的補益氣血藥食同源的食物有:黨參、桂圓、黃芪、大棗、當歸、生熟地、五指毛桃等。 這些食物美味又滋補。
好吃的食材很多, 怎么組合成有益又美味的食物呢?我們請婦科專家為你介紹幾款靚湯。
經前用
益母草紅棗燉瘦肉
材料:益母草3克、紅棗5枚、枸杞3克、圓肉3克、瘦肉100克(1人份)
功效:活血調經止痛
烹調方法:將益母草洗凈, 瘦肉洗凈切塊, 紅棗洗凈去核,
提醒:益母草是婦科經產的要藥, 但一般是用于淤血所致的經產癥狀, 換句話說就是淤血阻滯所致的痛經、經血有淤塊、產后惡露時間很長等有淤血的情況才適合用益母草的藥膳。 如果你本身很虛弱, 月經顏色又很淡, 來了很久都不結束, 這個時候吃益母草就不適合了。
艾葉當歸煲烏雞
材料:艾葉10-15克、當歸5-10克、生姜3片、烏雞半只。 (1-2人份)
功效:溫經止血、溫陽散寒。
烹調方法:艾葉、當歸洗凈;生姜切片;烏雞斬殺, 清除內臟后洗凈, 斬件, 將上述材料一同放入瓦煲內, 加入適量清水, 武火滾沸后, 改文火煲1 小時, 調入適量食鹽便可食用。
提醒:當歸和阿膠都是補血藥, 如果你月經量少,
經后用
當歸生姜羊肉湯
材料:羊肉(帶皮帶骨的羊腿或羊排)1000g, 當歸60g, 生姜100g, 水14杯。
功效:溫經散寒, 補血養血
烹調方法:羊肉切塊后, 用一鍋滾水汆燙去血水, 撈出洗凈瀝干。 生姜洗凈后, 切塊, 然后用菜刀拍扁;把14杯水另外倒入湯鍋里加熱備用。 將羊肉塊倒入炒鍋或大湯鍋里, 加入姜塊, 大火翻炒加熱至姜味飄出, 隨即倒入熱好的14杯水, 放入當歸, 一同煮滾后, 轉成小火, 續煮約2小時至皮肉皆軟, 最后加鹽調味即可。
提醒:適合陽虛、血虛、虛寒型的女性服用, 具體表現是容易手腳冰冷、畏寒、面色虛白、來月經時喜歡敷熱敷。 如果有口干口苦、喉嚨痛、小便黃、便秘最好暫時不要用。
花生蓮藕元棗煲豬蹄筋
材料: 蓮藕200g、花生30g、元肉15g、紅棗20g、豬蹄筋50g、瘦肉150g(3人份)
功效:補益養血
烹調方法:蓮藕洗凈切圓塊;豬蹄筋提前泡發, 溫水沖洗后放入鍋里慢煮2-3小時, 取出撕去外層筋皮, 換水繼續小火慢煮至蹄筋變軟且透明狀;瘦肉洗凈切大塊, 去血水;花生、元肉、紅棗流水沖洗;將所有材料放入湯煲, 加水1500ml, 武火煮15分鐘改文火煮45-60分鐘;加入食鹽調味即可。
提醒:蓮藕的性味作用與其生熟有關系:生藕涼血祛淤, 熟藕健脾益氣、養血生肌。 熟花生可用于脾虛不運、反胃食少者, 生用可潤肺化痰, 炒熟則開胃醒脾;元肉、紅棗補益心脾、養血安神, 是經期后女生常用的食療藥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