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老人過冬:防好六種“老年冬季病”

醫學指導/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樓慧玲

文/廣州日報記者黎蘅、李津 通訊員魏星、黃月星

78歲的周老伯起夜被衛生間門口的踩腳墊絆倒, 摔成髖骨骨折, 躺在病床上至今起不來;83歲的陳奶奶早練不慎著涼感冒, 引發肺部感染導致心衰, 在重症監護室裡折騰了近半個月……每年冬季, 廣州市各大醫院都會進入老年病號就診的高峰期, 心血管科、呼吸科等更是一床難求。 “天氣寒冷, 人體交感神經興奮, 老年人的血壓容易波動, 肢體僵硬摔倒風險驟增, 再加上氣溫變化大, 抵抗力低的老年人容易感冒著涼,

從而誘發各種嚴重的疾病。 冬季對老年人來說真是一道‘檻’。 ”

老年人如何規避冬季帶來的一系列健康風險?注意哪些細節才能安然過冬?記者採訪了國家重點臨床專科、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老年病科副主任、主任醫師樓慧玲。

1

預防呼吸道感染

加強重點部位保暖, 及時增減衣物

要問冬季裡醫院哪個科最熱鬧?呼吸科無出其右, 而且寇里住著的大多數是都是老年人。 “冬季由普通的感冒發燒引發嚴重的呼吸系統問題對於老年人來說再常見不過, 這主要是由於老年人免疫力下降、不注意保暖而引起的。 ”樓慧玲談道:“老年人肺部的抗寒能力差, 容易感冒咳嗽, 保暖尤為重要, 但也不要穿太多而捂出汗,

一旦吹風就容易著涼。 加上老年人的感知能力較差, 在意識到‘該增減衣服’時已經有點晚了, 因此家屬應該多加提醒。 ”

樓慧玲建議, 老年人冬季首先應加強重點部位的保暖, 比如頭部、頸部、胸和背部, 出門時記得戴帽子圍巾, 加穿一件背心或馬甲, 避免吹冷風。 同時老年人是流感多發人群, 應少出入公共場所, 有條件的可在秋冬交替時接種流感、肺炎疫苗。

針對中老年人群裡流傳的“不宜接種流感疫苗”的傳言, 樓慧玲表示, 少數體質弱的老年人在打疫苗後反而感冒發燒, 甚至誘發高血壓、心臟病, 建議老年人在接種前諮詢醫生, 結合自身體質和基礎疾病來判斷是否適宜接種疫苗。 此外, 樓慧玲提醒, 儘管冬天氣溫低,

室內仍需要注意通風, 空氣若長期不流通, 累積的細菌、病毒等都易引起呼吸系統疾病。

2

預防骨折

洗手間需防滑, 家中少放踩腳墊

導致老年人跌倒的因素多且複雜, 骨質疏鬆是導致老年人跌倒後骨折的最主要因素, 除此之外, 老年人因年齡增長, 肌肉開始萎縮, 關節僵硬且協調能力低下, 視力下降導致不平衡, 這些因素都容易導致跌倒。 樓慧玲指出, 尤其在冬季, 天氣寒冷, 人的肢體比較僵硬, 關節靈活性差, 不少老年人跌倒多發于淩晨起夜上廁所、洗澡和進行戶外活動的時候。

樓慧玲曾接診的病人張大爺, 去年過年期間, 某天還沒踏進家門, 因為聽見家中電話響了, 一時心急, 急匆匆往屋裡走, 一不留神就被門口的踩腳墊絆倒,

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這一摔, 張大爺的手、頸部和股骨頭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骨折。

樓慧玲提醒, 老年人應有“慢三拍”的心態, 不要操之過急, 平時起身、走路也勿用力過猛, 可以適當歇一歇。 冬天老年人應穿防滑的鞋子, 家中儘量少放置小塊的踩腳墊、地毯等障礙物, 保證廁所、淋浴間地面乾爽, 晚上入睡後家裡最好也能維持一定的燈光, 避免摸黑。

3

控制糖尿病

警惕“冬季夜間低血糖”

樓慧玲介紹, 冬季氣溫較低, 寒冷會刺激人體血管收縮, 促使心率加快, 血壓升高, 心臟負荷增加, 影響老年人血管內斑塊的性質, 導致其脫落並堵塞血管, 誘發老年人中風、心梗等心腦血管疾病。 因此, 老年人在冬季要謹記保暖, 保證充足的休息,

同時注意血壓、血糖的變化。 尤其是注意“清晨高血壓”, 老年人冬季清晨起床的時候要留意血壓低變化, 起床不要太急, 外出活動前要遵醫囑吃降壓藥。

樓慧玲特別強調, 除了“清晨高血壓”, 中老年人還要警惕冬季“夜間低血糖”。 “和高血糖相比, 人們對低血糖危害的認識不足, 但其實低血糖帶來的危險往往更大, 甚至是可能在短時間內致命的。 ”樓慧玲解釋說, 冬季氣候寒冷, 人體需要消耗更多能量來抵禦寒冷, 糖分是能量的重要來源, 許多中老年人在冬季服用降血糖藥物時, 還遵循著原來的劑量, 且沒有額外補充能量, 夜間很容易出現血糖偏低的情況。

樓慧玲談到, “夜間低血糖”的病例在冬天非常常見, 對於輕度低血糖的患者,

及時補充糖分是有效的, 比如巧克力、糖果、糖水等, 但如果是患重度低血糖, 就必須立即送往醫院接受救治。 “中老年人必須重視夜間低血糖的危害, 反復的低血糖會損傷中老年人的腦細胞, 導致其認知能力下降, 加重老年人癡呆, 甚至可能引起中風。 ”

4

預防消化道出血

周身骨痛別濫服止痛藥

冬季天氣一冷, 火鍋就成為了家家戶戶餐桌上的常客, 然而, 專家提醒, 老年人吃火鍋時要注意分量的控制, 不要暴飲暴食和不規律進食, 也不要吃太肥甘厚膩或帶有刺激性的食物, 適量吃些饅頭、雜糧, 可對腸胃起到一定的保護作用。

一些中老年人盲目遵從各式各樣的進補理念, 這也是不可取的, 應詳細諮詢專家, 根據自身體質有針對性地補充營養。

樓慧玲談到,冬天中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並不少見,原因除了不良的飲食習慣之外,還與藥物有關。“有些患者平時有吃非甾體止痛或抗炎藥的習慣,這類藥物容易導致消化道出血。有一個病人患骨質疏鬆症,一直不去看病,靠吃止痛藥來緩解症狀,最後是因為出現了消化道出血,才來就醫”。

樓慧玲說,其實骨質疏鬆治療起來不是件很困難的事情,而非甾體止痛藥是治標不治本的,中老年人服用應慎重。

5

預防便秘

重度便秘需及時就醫

便秘也是困擾著許多中老年人的一大難題。人到老年,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人體的腸道蠕動功能下降,肌肉無力,影響人的進食、吞咽、行走和排便,人的神經功能也在退化,會直接導致腸道動力不足。此外,由於秋冬季節乾燥,老年人水分攝入不足,飯量少,搭配不均衡,比如吃得太素、不吃油,都會導致排便困難。

樓慧玲建議,輕度便秘的中老年人,可以通過調節飲食習慣來達到正常通便的目的,如多吃高纖食物,可參考“地中海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魚類等白肉、五穀雜糧、乾果,適當攝入油分,如橄欖油。重度便秘患者則需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緩和的通便藥,促進胃腸動力,或服用纖維素和增加大便體積的藥物,幫助排便,切勿亂服用瀉藥或在家中自己灌腸。

6

預防皮膚瘙癢

少洗澡 多潤膚

身處南方,許多人都有每天洗澡淋浴的習慣,但老年人冬季應減少洗澡次數。“和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皮膚角質的油性成分大大減少,加上秋冬季節氣候偏幹,老年人若每天洗澡,會加重皮膚乾燥情況,造成皮膚瘙癢,還增加了著涼感冒的概率。”

樓慧玲建議,老年人無需每日洗澡,儘量少用肥皂沐浴露,需要時可選用嬰幼兒專用的更溫和的沐浴露,也不要用溫度過高的水洗澡,沖涼後可在身體易乾燥部位塗一些潤膚露。

許多老人在冬季使用電熱毯來保暖,樓慧玲指出,電熱毯容易加速老人皮膚水分的流失。同時,因為老年人對溫度的感知能力下降、認知遲鈍,有時電熱毯溫度過高,被燙傷了也察覺不到。如果實在需要取暖,寧可選擇開暖氣,但要注意定時通風,有條件的還可使用室內加濕器,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不少老年人有手腳冰涼的症狀,若只是單純的、暫時的手腳冰涼,可通過外部手段來輔助糾正,如睡前泡腳。但如果腿腳是長期的、頑固的發涼,還有發幹、疼痛等症狀,就要注意是否有下肢靜脈血栓或下肢動脈閉塞症,需及時就醫。 根據自身體質有針對性地補充營養。

樓慧玲談到,冬天中老年人消化道出血的病例並不少見,原因除了不良的飲食習慣之外,還與藥物有關。“有些患者平時有吃非甾體止痛或抗炎藥的習慣,這類藥物容易導致消化道出血。有一個病人患骨質疏鬆症,一直不去看病,靠吃止痛藥來緩解症狀,最後是因為出現了消化道出血,才來就醫”。

樓慧玲說,其實骨質疏鬆治療起來不是件很困難的事情,而非甾體止痛藥是治標不治本的,中老年人服用應慎重。

5

預防便秘

重度便秘需及時就醫

便秘也是困擾著許多中老年人的一大難題。人到老年,隨著身體機能的下降,人體的腸道蠕動功能下降,肌肉無力,影響人的進食、吞咽、行走和排便,人的神經功能也在退化,會直接導致腸道動力不足。此外,由於秋冬季節乾燥,老年人水分攝入不足,飯量少,搭配不均衡,比如吃得太素、不吃油,都會導致排便困難。

樓慧玲建議,輕度便秘的中老年人,可以通過調節飲食習慣來達到正常通便的目的,如多吃高纖食物,可參考“地中海飲食”習慣,多吃蔬菜水果、魚類等白肉、五穀雜糧、乾果,適當攝入油分,如橄欖油。重度便秘患者則需要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服用緩和的通便藥,促進胃腸動力,或服用纖維素和增加大便體積的藥物,幫助排便,切勿亂服用瀉藥或在家中自己灌腸。

6

預防皮膚瘙癢

少洗澡 多潤膚

身處南方,許多人都有每天洗澡淋浴的習慣,但老年人冬季應減少洗澡次數。“和年輕人相比,老年人皮膚角質的油性成分大大減少,加上秋冬季節氣候偏幹,老年人若每天洗澡,會加重皮膚乾燥情況,造成皮膚瘙癢,還增加了著涼感冒的概率。”

樓慧玲建議,老年人無需每日洗澡,儘量少用肥皂沐浴露,需要時可選用嬰幼兒專用的更溫和的沐浴露,也不要用溫度過高的水洗澡,沖涼後可在身體易乾燥部位塗一些潤膚露。

許多老人在冬季使用電熱毯來保暖,樓慧玲指出,電熱毯容易加速老人皮膚水分的流失。同時,因為老年人對溫度的感知能力下降、認知遲鈍,有時電熱毯溫度過高,被燙傷了也察覺不到。如果實在需要取暖,寧可選擇開暖氣,但要注意定時通風,有條件的還可使用室內加濕器,保持一定的空氣濕度。不少老年人有手腳冰涼的症狀,若只是單純的、暫時的手腳冰涼,可通過外部手段來輔助糾正,如睡前泡腳。但如果腿腳是長期的、頑固的發涼,還有發幹、疼痛等症狀,就要注意是否有下肢靜脈血栓或下肢動脈閉塞症,需及時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