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枸杞養生功效 直接嚼著吃效果更好

枸杞功效

中醫學認為, 枸杞性味甘平, 入肝腎二經, 有滋補肝腎、強壯筋骨、養血明目、潤肺止咳之功效。 可用于肝腎陰虛所致的頭昏目眩、腰膝酸軟、遺精、咳嗽、視力減退等症,

尤其適宜於老年人服用, 有延年益壽的效果。 據《神農本草經》記載:久服枸杞能強筋骨。 《藥性賦》中指出:枸杞擅長補益精氣。 我國歷代的醫學家、養生家都很重視枸杞。 《本草綱目》載有枸杞治病強身藥方多達33條。 葛洪、陶弘景、孫思邈等歷代醫學界的老壽星都很喜歡喝枸杞酒。

枸杞能夠滋補肝腎、益精明目和養血、增強免疫力, 枸杞最實用的功效就是抗疲勞和降低血壓。 此外, 枸杞能夠保肝、降血糖、軟化血管、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甘油三酯水準, 對脂肪肝和糖尿病患者具有一定療效, 常常被當作滋補調養和抗衰老的良藥, 很多人喜歡用枸杞子泡水、泡酒或煲湯。

科學研究表明, 枸杞含蛋白質、脂肪、糖、微量元素、胡蘿蔔素、維生素B2以及鈣、磷、鐵等多種礦物質和18種氨基酸,

因而具有增強免疫功能、抗腫瘤、降血脂等藥理作用。 動物實驗也證明:枸杞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有利於糖尿病患者的治療和康復;有抑制脂肪在肝細胞內沉積和促進肝細胞新生的作用, 能保護肝臟;有降低血中膽固醇的作用, 能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 此外, 枸杞還能促進造血功能, 預防貧血。 總之, 枸杞是滋補強身藥品中的佳品。 同時, 枸杞子可以提高皮膚吸收氧分的能力, 能起到美白作用。

直接嚼著吃效果更好

用枸杞子泡水或煲湯時, 其中的藥效並不能完全發揮出來。 由於受水溫、浸泡時間等因素的影響, 枸杞子中只有部分藥用成分能釋放到水或湯中。

直接用嘴嚼, 對枸杞子中營養成分的吸收會更加充分, 更有利於發揮枸杞的保健效果。 但嚼服枸杞子時要注意, 在吃的數量上最好減半, 否則容易滋補過度。

枸杞保健養生食療方

1、養肝明目方

適用因肝血不足引起的雙目乾澀、視物不清、頭暈眼花、視力疲勞等症。 枸杞子100克、女貞子100克、杭菊花50克, 焙乾, 共研細末或裝入膠囊, 每天3~4次, 每次服15克。

2、滋補肝腎方

用於因肝腎陰虛引起的眩暈、眼花、關節屈伸不利、煩熱、盜汗等症。 枸杞子30克, 冬蟲夏草10克, 百合50克, 洗淨加水燉開, 文火慢煮約20分鐘, 加入豬肝或羊肝50克及調料適量, 再煮約30分鐘即可, 分次吃肝喝湯。

3、補腎壯陽方

用於腎氣虛損, 腎陽不足引起的陽痿早洩、遺精尿頻、腰冷酸痛、下肢無力等症。

枸杞子250克、蛤蚧一對去頭足, 肉蓯蓉200克, 大棗50克, 裝廣口瓶, 低度白酒兌入需高於中藥約3釐米, 每天攪動, 封存半月後飲用。

4、明目防老花眼方

枸杞20克, 與兩個雞蛋調勻後蒸熟服用即可。 也可以用優質枸杞一勺, 沖洗乾淨放入杯中, 再用開水對入, 水溫稍涼時放入一勺蜂蜜, 攪拌均勻後即可飲水食杞。 每天晨起、晚睡前各飲一杯, 可延緩視力衰退, 防止花眼。

哪些人不能吃枸杞

枸杞子雖然具有很好的滋補和美白作用, 但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服用。 由於它溫補身體的效果較強, 正在患感冒發燒、身體有炎症或腹瀉的人最好別吃。

哪些人適合吃枸杞

最適合吃枸杞子的是體質虛弱、抵抗力差的人。

而且, 一定要長期堅持, 每天吃一點, 才能見效。 不過, 任何滋補品都不要過量食用, 枸杞子也不例外。 一般來說, 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吃20克左右的枸杞子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