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誤區

久坐不動易患“辦公桌工作癌”

打開搜尋引擎, 漫天的消化道腫瘤防治資訊。 前有“養生專家”張悟本的“綠豆茄子防癌論”, 後有“排毒教主”林光常的“紅薯防癌說”。 網友們滿心疑惑, 這些防癌治癌的辦法有沒有個“准數”?有沒有權威專家給大眾一個科學的“說法”?

消化道腫瘤“兇猛”公眾誤區重重

公眾對消化道腫瘤的恐懼不是沒有道理。 結直腸癌、胃癌、肝癌等的發病率在我國的確呈每年高速遞增的趨勢:我國每年有超過22萬新發結直腸癌患者, 約占全球結直腸癌新發病人數的18%;且我國結直腸癌發病率的每年遞增4.71%, 遠超2%的國際水準, 目前屬於我國發病率第四位的是高危害消化道惡性腫瘤,

每5分鐘就有1人死於大腸癌。 另外, 每年有超過40萬新發胃癌患者, 約占世界胃癌發病人數的47%;每年約有37萬例肝癌患者死亡。

據一份白領健康調查顯示, 不規律的作息和飲食, 導致32%白領存在腸胃、肝臟等消化系統問題, 相關消化道疾病包括消化道腫瘤的網路搜索和問詢逐漸成為熱門。 而魚龍混雜的資訊局面, 種種預防上可能存在的誤區, 醫學專業指南對於大眾來說難以消化理解等問題, 成為大眾防治消化道腫瘤的“層層阻礙”。

“近年來, 人們生活方式的巨變, 壓力和飲食習慣讓消化道不堪重負, 腫瘤頻發是趨勢”, 在今年賽諾菲安萬特公司支持的首個世界癌症日消化道腫瘤宣傳專題上,

中國抗癌協會主席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朱正綱教授指出, “科學規範的生活方式和預防態度, 規範化的治療措施, 是對抗這類生活方式導致的腫瘤的根本之道”。

“面對”防癌迷局“, 公眾需要有科學專業的指導”, 朱正綱教授認為, “以結直腸癌為例, 在治療方面我們已經有了NCCN治療指南。 但是從疾病一級預防的角度上, 公眾還缺乏一個權威科學的規範指引。 無論從整個疾病的控制大局出發, 還是站在醫藥經濟學的角度, 預防其實更有意義”, 朱正綱教授還表示, “我們希望公眾能夠通過掌握科學的消化道腫瘤防治辦法, 去偽存真, 有效提高消化道腫瘤的預防成功率”。

規範化, 治癌關鍵字

“目前, 公眾對消化道腫瘤本身存在大量的誤區。 ”朱正綱教授解釋說, 很多年輕人認為結直腸癌都是老年人才會得的腫瘤病, 便開懷大量地攝入高脂肪高蛋白的肉類等, 同時還“久坐不動”。 殊不知, 正是這樣不良的生活習慣讓結直腸癌悄悄盯上了40歲以下的人。

國內外多項研究發現, 久坐辦公室的人患結腸癌的風險明顯高於經常運動的人和體力勞動者。 這是因為長期在辦公桌前久坐, 人腸道蠕動減弱減慢, 糞便中的有害成分, 包括致癌物, 在結腸內滯留並刺激腸黏膜;再加上久坐者腹腔、盆腔、腰骶部血液迴圈不暢, 可導致腸道免疫屏障功能下降, 這些都增加了結腸癌的發病危險, 因此又將其稱為“辦公桌工作癌”。 專家稱,

每週保持運動和多吃蔬菜水果, 無疑是預防結直腸癌的第一道屏障。

除了有效的預防, 規範化的治療是應對消化道腫瘤的有效“武器”。 化療目前是結直腸癌治療的重要手段, 但化療藥物使用的“過量”和“不足”都會直接影響到治療效果和治癒率。 朱正綱教授表示, “目前我國腫瘤治療存在一定的不規範性, 中國與歐美腫瘤病人5年生存率存在一定差距, 按規範用藥, 才能走出治療的一片天”。 現在的化療藥物有了長足進展, 以結直腸癌的治療為例, 以樂沙定為代表的第三代鉑類化療藥在早期結直腸癌的治療中發揮了顯著的療效, 研究表明, 含有樂沙定的治療方案, 可使III期結直腸癌患者死亡風險降低20%, 晚期患者生存5年的總機會達到9.2%。

最後朱正綱教授總結道, “權威科學的預防指南和規範化的治療, 是消化道腫瘤的預防和治療的最佳途徑。 希望通過這些有效的措施, 能夠幫助大家遠離消化道腫瘤, 獲得健康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