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怎麼用白毛藤治癌症

中醫學認為, 白毛藤具有清熱、利濕、祛風、解毒的功效, 可治療瘧疾、黃疸、水腫、淋病、風濕關節痛、丹毒、疔瘡等症。

清代《本草綱目拾遺》一書作者趙學敏, 對白毛藤的用途指出:“止血淋、瘧、疝氣……, 治鬁癖用煮牛肉精者食之。 ”這裡說的是一種惡性癆病, 淋巴腺癌和淋巴肉瘤病等亦包括在其中。

經現代科學研究分析, 白毛藤內含生物鹼等, 其中β-苦茄堿對小鼠肉瘤180和256均有顯著的抑制活性。 安徽醫學院曾用該藥製成的“蜀棗飲”治療子宮頸癌有較好的療效。 發現該藥膳可促進抗體形成, 增強機體非特異性的免疫生物學反應。

民間用白毛藤煎汁, 放入桂圓同煎, 連汁服用可治療子宮腫瘤。

據日本大阪漢醫研究所佐藤昭彥近10年的科研成果報導, 他選擇了對藥物敏感性最差的腫瘤細胞株——子宮頸瘤細胞, 在體外試驗了1000餘種中草藥, 結果發現白毛藤等3種中草藥不但可以100%抑制腫瘤細胞的生長, 而且對正常細胞無不良影響, 甚至還有促進正常細胞生長的功能。

白毛藤主產於江蘇、浙江、安徽等省, 並以乾燥、肥嫩、葉綠、無子、無雜草者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