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與抑鬱症的惡鬥,有輸有贏

抑鬱症如同一條黑狗, 追逐著受傷的心。 旁觀者只看見黑狗的沉默, 唯有親歷的人自己知道:“它又在我的心底吠叫。 叫聲是多麼可怕, 快要將我撕裂。 ”

前些日子因自殺而刷爆朋友圈的林肯公園主唱賈斯特·貝南頓數年來便與這樣的吠叫聲共存。 他曾一次次地奮力抵抗, 像一名真正的戰士。 但他真的承受不住了。 他的歌詞暴露出他的內心:“我曾努力掙扎/走到現今/最終才發現/原來都無濟於事……”好友的離世, 更是衝破了他內心的最後一道防護線。 終於, 他選擇在家中自縊。 那或許也是他久尋而不得的“安寧的歸宿”,

至少, 那條黑狗再也不會吠叫了。

雖然前有喬任梁, 現有賈斯特·貝南頓, 很多人認為自己已經對抑鬱症瞭解得夠多的了, 但事實上對於抑鬱症人們更多的僅是一知半解或是自以為瞭解。 下面筆者就來說說對抑鬱症常見的一些誤解, 看看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想法呢。

抑鬱症就是心情不好?

抑鬱症並不是單純的“心情不好”。 人們可能在生活中的一些時刻會感到沮喪或者失落, 那是面對困境的正常反應, 是“抑鬱情緒”而不是“抑鬱症”。 臨床上對於抑鬱症的診斷是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主要特徵, 症狀至少持續兩周, 病程遷延, 並伴有不同程度的社會功能的損害。 嚴重者可能會出現妄想、幻覺等精神病性的症狀,

甚至做出自傷、自殺等行為。

除此之外, “心情不好”似乎是一種選擇, 人們可以選擇讓自己心情好起來, 或者放任自己心情不好。 但抑鬱症卻並不是一種選擇, 相反, 它就那樣出現了, 俘獲住心靈的健康。 當你對一位抑鬱症患者說“想開點”“加油”“別那麼沮喪”的時候, 無異於是將疾病的責任歸咎于病人的身上, 但事實上他並不想那樣。 疾病讓他變得不那麼像自己了, 那不是他的錯。

抑鬱症只是心理疾病?

抑鬱症的發病機制異常複雜, 不僅受到心理因素的影響, 也可能與多巴胺、血清素、去甲腎上腺素等分泌不足有關, 具有廣泛的生理基礎。 這也意味著進行藥物治療是必要的, 僅僅依靠心理疏導效果甚微。 這點對於中度以上的抑鬱症患者來說,

尤為如此。

然而, 社會對於精神疾病存在某種汙名化認知, 人們似乎難以理解一個抑鬱症病人的服藥行為, 甚至惡語相向:“他得多不正常才會吃藥!”“他就不能自己努力點嗎, 離開藥就不行了?”反觀同樣的情況, 人們卻並不會譴責一個糖尿病人或者高血壓病人需要依靠藥物來緩解病情。 這種差異性的態度也影響到抑鬱症患者的康復之路, 他們或者中途停藥, 或者擅自減少藥量, 祈盼能夠迅速地重回“正常人”的佇列之中, 卻也因為忽視了藥物的重要性, 誘發症狀的加重, 乃至於一再的復發。

當然, 罹患抑鬱症也並不意味著就要終生服藥, 具體仍要視病情而定。 一般來說, 初次發病者在病癒後需至少維持用藥6—8個月,

多次發病者則要延至一年以上。

內心脆弱者才會得抑鬱症?

抑鬱症並不是弱者的專屬品。 人們並不是因為“性格脆弱”“不夠堅強”才會得抑鬱症, 那不是他們生病的原因。 相反, 抑鬱症可能造訪任何一個人的家門, 就像英國首相邱吉爾所說的, “它一有機會就會咬住你不放。 ”不管你是脆弱還是堅強, 是權貴還是平民。

邱吉爾自身也飽受抑鬱症之苦。 他一生征戰不休, 受命於危難, 又力挽狂瀾打敗了希特勒, 贏得了二戰的勝利, 他的勇氣可謂超乎常人所有。 他絕不是脆弱的, 但他也向自己的私人醫生坦承, 在很長一段時間內, 他不太敢靠近陽臺:“那種一躍而下的念頭會鑽進腦子裡。 ”他不停地工作, 如同陀螺般轉個不停,

擔心一旦自己停下來, “就會墜入焦慮與挫折的深淵”。

那是抑鬱症對他的影響, 它攫住了他的生命, 而他拼命地掙扎, 直至91歲高齡, 因中風而去世。 賈斯特·貝南頓也曾這般奮力抵抗。 他們並不軟弱, 相反, 他們都是自身生命的勇士, 只不過在與抑鬱症這條黑狗的惡鬥中, 有輸有贏。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倪雅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