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拔罐

火罐有幾種 拔罐器與拔火罐方法如何選擇

拔罐器有幾種

竹罐

用堅固的細毛竹, 截成長約6—9釐米的竹管(不宜過長或過短, 過長者重量較大, 容易脫落, 過短者由於管腔容積小,

吸引力亦小不易吸著), 一端留節為底、一端為罐口, 口徑約為3釐米、4.5釐米、6釐米不等。 用刀刮去青皮及內膜, 管壁的厚度約2~3分, 用砂紙磨光, 口圈必須平正光滑。

竹罐的特點是:輕巧、價廉、不易跌碎、比重輕、吸得穩、能吸收藥液、且取材容易、製作簡便。 缺點是易爆裂漏氣。

陶瓷罐

由陶土燒制面成, 罐的兩端較小, 中間外展, 形同腰鼓。 口徑的大小不一, 口徑較小的較短, 口徑大的則較長。 特點是吸力大, 但較重, 且落地易碎。

玻璃罐

系用耐熱質硬的透明玻璃製成, 形狀如笆斗, 肚大口小, 口邊微厚而略向處翻。 分大、中、小三種形號。 優點是質地透明, 使用時可以窺罐內皮膚的淤血程度, 便於撐握時間。 缺點也是容易破碎。

金屬罐

用銅或鐵皮製成,

形狀如竹罐, 口徑的大小不一。 優點是不易破碎。 缺點是傳熱太快, 容易燙傷患者皮膚。 目前應用已較少。

抽氣罐

①注射器抽氣罐:用青、鏈黴素瓶或類似的小藥瓶, 將瓶底切去磨平, 切口須光潔, 瓶口的橡皮塞須保留完整, 便於抽氣時應用。

②空氣唧筒抽氣罐:用空氣唧筒連接罐具而成, 多為玻璃或有機玻璃罐具。

③橡皮排氣球抽氣罐:用橡皮排氣球連接罐具而成。 分成簡裝式(排氣球與罐具均為橡製成一體, 不可拆開)、精裝式(罐具與排氣球可以拆開, 可根據需要臨時選用適當的罐具)、組合式(排氣球只在排氣時連接罐具, 罐具拔住之後, 可以隨時取下排氣球, 並可裝在其它罐具上繼續應用)。

④電動抽氣罐:即將罐具連接於電動吸引器。

如“經穴電動拔罐治療儀”等。 抽氣罐的優點是可以避免燙傷, 操作方法容易掌握, 負壓的大小可以調整等。 且可連接測壓儀器, 以隨時觀察負壓情況。

拔火罐的方法有幾種

投火法

將薄紙卷成紙卷, 或裁成薄紙條, 燃著到1/3時, 投入罐裡, 將火罐迅速叩在選定的部位上。 投火時, 不論使用紙卷和紙條, 都必須高出罐口一寸多, 等到燃燒一寸左右後, 紙卷和紙條, 都能斜立罐裡一邊, 火焰不會燒著皮膚。 初學投火法, 還可在被拔地方, 放一層濕紙, 或塗點水, 讓其吸收熱力, 可以保護皮膚。

閃火法

用7~8號粗鐵絲, 一頭纏繞石棉繩或線帶, 作好酒精捧。 使用前, 將酒精棒稍蘸95%酒精, 用酒精燈或蠟燭燃著, 將帶有火焰的酒精棒一頭, 往罐底一閃,

迅速撤出, 馬上將火罐扣在應拔的部位上, 此時罐內已成負壓即可吸住。 閃火法的優點是當閃動酒精棒時火焰已離開火罐, 罐內無火, 可避免燙傷, 優於投火法。

滴酒法

向罐子內壁中部, 少滴1~2滴酒精, 將罐子轉動一周, 使酒精均勻地附著於罐子的內壁上(不要沾罐口), 然後用火柴將酒精燃著, 將罐口朝下, 迅速將罐子叩在選定的部位上。

貼棉法

扯取大約0.5公分見方的脫脂棉一小塊, 薄蘸酒精, 緊貼在罐壁中段, 用火柴燃著, 馬上將罐子扣在選定的部位上。

瓶蓋法

準備啤酒瓶蓋一個, 中放酒精棉球, 將棉球燃著, 馬上將罐子扣上, 立刻吸住。 此法適用於俯臥、仰臣大面積的部位上。 如果四肢放平, 在肌肉豐厚部位放穩瓶蓋, 亦可使用。

刺血拔罐法

先在局部用碘酒或酒精消毒, 然後用已消毒的細三棱針在患部淺刺兩下放出膿血, 馬上用門火法將玻璃火罐拔上。 如膿血滲出不多, 再拔一、二次。 刺時要躲開大血管。 本法優點, 排除膿血及炎性滲出物, 消腫止痛, 防止擴散。

以上就是有關拔罐器以及拔火罐方法的一些小知識, 在選擇拔火罐的時候, 朋友們最好先請專業的醫師幫你檢查下是否適合進行拔罐, 再選擇適合自己的拔罐器跟拔火罐方法, 這樣才能做到對症下藥, 讓拔火罐的效果更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