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陳坤教你正確洗手6大步驟

? 10月15日是世界洗手日, 洗手是最價廉、最簡單的健康干預, 洗手看似簡單, 卻也蘊含著大學問。

在“病從口入”的過程中, 我們的雙手發揮著無法替代的拿、取、接、送等作用。

一些常見的疾病如皮膚感染、腸道細菌感染等, 都有可能是通過“病經手入”進行傳播。 雖然我們每天都在洗手, 但是大多數人洗手只是簡單快速地搓洗手心、手背, 卻不知如何正確科學地洗手, 也不注意洗手會帶來哪些疾病, 什麼時候要洗手, 怎樣洗手才正確呢?

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是預防肺炎和腹瀉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中國, 每年有20%的兒童死亡率與這兩種疾病有關。 正確洗手比疫苗及其他任何健康干預手段都更加經濟有效。

不注意洗手會帶來哪些疾病?

不注意洗手主要是引起經消化道傳播的疾病, 如痢疾、傷寒、霍亂等, 這些疾病最容易通過髒手傳播, 通常是因為用髒手取食物, 把細菌經口帶入到體內, 從而得病。 其次是通過身體直接接觸傳播的疾病, 如膿瘡, 疥瘡等;第三種是通過粘膜接觸, 如紅眼病, 性病等。

什麼時候要洗手?

飯前、便前、吃藥前要洗手;飯後, 便後, 回家後, 接觸錢後, 戶外運動後, 接觸髒物後也要洗手。 陳祖輝博士特別指出,

便前洗手非常重要。 便前洗手是許多人會忽略的環節, 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都需要便前洗手。 鑒於男性特殊的生理構造, 小便時手指會接觸到敏感部位, 容易感染, 因此小便之前一定要洗手。 對於女性, 因其尿道比較短, 也容易感染, 還加上大部分女性小便時都有用紙巾的習慣, 細菌也會通過紙巾傳播, 因此也要注意便前洗手。

洗手揉搓六步法:

第一步:掌心相對, 手指併攏, 相互揉搓。

第二步:手心對手背沿指縫相互揉搓, 交換進行。

第三步:掌心相對, 雙手交叉指縫相互揉搓。

第四步:彎曲手指使關節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 交換進行。

第五步: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轉揉搓, 交換進行。

第六步:將五個手指尖併攏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轉揉搓, 交換進行。

陳祖輝博士溫馨小提示:

①清水只能清除肉眼能看得到的灰塵等髒物, 因此, 日常洗手還是需要使用具有一定消毒作用的肥皂或洗手液來清洗, 再用清水沖洗, 洗完之後, 要用乾淨的毛巾把手擦乾。

②兒童通常不能自覺洗手,

家長、老師要加強監管力度, 要注意讓孩子從小養成科學洗手的習慣。

③上班族, 使用公司電腦的滑鼠、鍵盤如不注意, 很容易傳播紅眼病。 在電腦前呆得太久後, 眼睛會感到酸澀, 切忌用髒手揉眼睛。

④家庭人員相對集中, 一家人共用一盒香皂通常不會傳染疾病, 但要注意香皂的衛生使用, 用完香皂要用清水沖洗, 晾乾。 若家庭成員中有膿瘡等容易傳染的疾病患者, 則不能共用香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