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

恐龍也得關節炎?骨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區別在哪?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 關節炎也一直在其中“流淌”, 但關節炎的歷史其實超過了人類的歷史, 根據英國Bristol大學2012年的研究報告, 他們從一副已經有1億5000萬年曆史的恐龍骨架上發現了類似關節炎的症狀。

這頭八米長, 外表酷似鱷魚的史前海洋霸主叫做上龍, 它的左下頜關節處, 研究學家發現了明顯的骨質損壞, 導致它的下巴歪到了一側成了一個歪嘴龍。

生活在9000萬年前的食草恐龍禽龍也是深受關節炎困擾, 在出土的化石中發現了多處明顯的骨關節炎症狀。

還有小短腿肉食霸主霸王龍也一樣沒能逃過關節炎的侵害, 在芝加哥展出的一副化石骨架, 專家甚至由它的關節炎推斷出它死於衰老。

回歸21世紀, 在日常生活中, 我們常能聽到關節炎這個詞, 但很少有人能詳細瞭解關節炎是什麼。 關節炎是指由炎症、感染、創傷或其他因素引起的關節炎性病變。

關節炎又分為骨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強直性脊柱炎、反應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 (小編在這裡提到的是最為常見的幾種)

經常有人有“不知道自己得的是哪一種關節炎”的困惑, 今天小編以前兩種關節炎為例, 教大家區分骨關節炎和類風濕性關節炎。

發病機制 類風濕關節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

·人體免疫系統攻擊自身健康組織細胞的結果

·關節滑膜慢性炎症

·與某些遺傳基因相關

骨關節炎

·退行性疾病

·關節軟骨和骨的磨損

·與高齡、肥胖相關

·常有關節損傷和過度使用史

人群特點 類風濕關節炎

多見於中青年女性

【患病率】總體人群患病率0.4-1.3%

【性別比】女3:男1

【發病年齡】中老年多見, 高峰期為30-50歲

骨關節炎

多見於中老年人

【患病率】25歲以上:13.9%、65歲以上:33.6%

【性別比】女性略高於男性, 尤其是50歲後

【發病年齡】45歲以後發病, 年紀越大發生率越高

受累關節 症狀比較 類風濕關節炎

症狀較重

【發生速度】快, 數周至數月起病

【關節症狀】關節紅腫熱痛, 腫脹非常明顯

【晨僵】大於45分鐘

【關節外症狀】疲勞常見, 多系統器官受累

骨關節炎

症狀較輕

【發生速度】緩慢、數年

【關節症狀】關節不適、緊張, 二中張並不明顯

【晨僵】20分鐘內即可緩解

【關節外症狀】幾乎不會出現

診斷 類風濕關節炎

滑膜炎和骨侵蝕

【影像學】X線可見骨侵蝕、MRI可見滑膜炎

【實驗室檢查】ESR、CRP、抗CCP、RF等免疫指標異常

骨關節炎

骨和軟骨病變

【影像學】X線可見骨贅、關節間隙變窄

【實驗室檢查】免疫學指標大多正常, 關節液清亮

治療 類風濕關節炎

需要延緩病情藥物

【DMARDs(改善病情抗風濕藥)】一旦確診即開始服用

【止痛藥】非甾體抗炎藥(NSAIDs)用於抗炎、止痛、消腫, 但不改善疾病進程

【其他藥物】嚴重時小劑量、短療程應用糖皮質激素, 不能延緩進展

【非藥物方法】充分疾病教育, 關節保護措施, 病情評估監測

骨關節炎

以非藥物方法為主

【DMARDs(改善病情抗風濕藥)】不需要使用

【止痛藥】首選對乙醯氨基酚, 也可短期應用NSAIDs

【其他藥物】關節注射糖皮質激素和潤滑劑, 後者能延緩關節置換

【非藥物方法】減重, 適當鍛煉, 輔具, 理療(冷敷熱敷), 按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