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推拿

如何按摩治療小兒囟門

現代醫學的嬰幼兒腹瀉、佝僂病、大量嘔吐等大量喪失體液及營養不良性疾病, 均可出現囟陷。 中醫學認為本病可由急性熱病、腹瀉或利尿太過等因素, 使陰液耗損, 真氣下陷而發生, 也有因先天不足, 氣血虧損, 不能上充腦髓, 或後天失調, 脾胃虛弱所致。 常見症狀為囟門下陷, 並見身體瘦弱, 精神萎靡, 食欲不振, 大便溏薄等症。 若病情嚴重者, 可見雙目凹陷, 四肢厥冷, 手足震顫籌證候。

按摩方法一

1.

(2)家長雙掌相疊輕輕按壓患者腹部, 並施振顫法1分鐘, 然後雙掌突然抬起, 如此一按一松, 反復操作2~5次。

(3)患兒俯臥位,

家長以拇指指腹按揉背、腰部肌肉, 重點按揉脾俞、胃俞、腎俞穴, 反復操作1~3分鐘。

(4)以指按揉足三裡、太溪穴各1分鐘。

2.隨證加減

(1)脾胃虛弱型:症見囟門下陷, 面色萎黃, 身體消瘦, 精神萎靡, 食欲不振, 四肢不溫, 大便稀薄, 舌質淡, 苔白。 常用手法加

①補脾經300次, 揉板門300次。

②補腎經100次, 推三關100次。

③順、逆時針摩腔腹各50次。

④捏脊5~10次。

(2)氣陰不足型:症見囪門下陷, 面色蒼白, 精神疲倦, 口幹口渴, 口唇乾燥, 雙目凹陷, 皮膚乾枯, 臉部消瘦, 舌質紅, 苔少而幹。 常用手法加

①補脾經300次。

②推三關100次。

③揉外勞宮100次。

④掐揉四橫紋50次。

生活調理

(1)對囟陷患兒要合理餵養, 及時添加輔食, 給患兒多吃新鮮的蔬菜湯、水果、稀米粥等含維生素多的食物。

(2)對於引起囟陷的原因如腹瀉、嘔吐等病證,

要給予及時、合理的治療。

(3)對於脫水不太嚴重而又沒有靜脈輸液條件時, 可以用口服補液。 方法是給小兒口服淡鹽水, 每次量150~200毫升, 4~6小時內喝完。 如果病情嚴重, 口服補液不見好轉, 應及時送醫院治療。

(4)對於營養不良患兒, 除睡前按摩外, 要經常進行四肢按摩或捏脊。 天氣暖和時, 可讓患兒到室外, 曬曬太陽, 呼吸點新鮮空氣, 以改善患兒的情緒和食欲, 增加血液迴圈及全身的新陳代謝。

(5)由於患兒抵抗力低下, 所以患兒不能與上呼吸道感染、肺炎等病人接觸, 以防止繼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