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夏天食物中毒最高發的地方,竟然是這裡?

冰箱裡有塊西瓜好幾天了, 再不吃就要壞了!小王你趕緊吃掉!

誒前天的剩菜怎麼還誒吃完, 小王他爸你拿出來吃掉!

夏天太熱了, 四季豆過一下水涼拌一下就好;這個土豆也發芽了, 趕緊削皮吃掉!

小王一家, 卒。

說出來你們可能不信, 食物中毒最高發的地方, 不是街邊小館子、不是深夜大排檔、不是黑暗小食堂, 而是:

自己家

2015 年, 國家衛計委發佈了對全國食物中毒事件情況的通報, 結果顯示:

發生在家庭的食物中毒事件報告起數及死亡人數最多, 病死率最高, 為 7.9%。

聽起來好可怕!

今天, 我們就來專門說說,

怎麼預防家裡的食物中毒。

剩菜剩飯, 這麼處理

夏季會有比較多的剩菜剩飯, 很多人喜歡不密封就塞進冰箱, 或者等飯放涼了再放進冰箱, 其實這類做法常常帶來健康隱患。

判斷剩飯有無變質可以觀察米飯有沒有變色變硬:用筷子撥弄一下, 如果發現變黏, 聞起來有一點酸臭異味, 基本上也不能食用了。

剩菜中的肉類其實比鮮肉更好儲存, 但剩菜中的蔬菜卻不一樣了。

判斷蔬菜有沒有變質, 可以直接看蔬菜的變色程度:一旦發黃、發黑、顏色變暗, 就不要再吃了。

保存剩菜剩飯的要點在於:適當吹冷, 分盒密封, 冰箱內壁存放。

食用剩菜剩飯的要點在於:充分加熱, 充分加熱, 充分加熱!

如果想剩菜新做, 記得先用微波爐把剩菜充分加熱,

再放入鍋內和新菜翻炒。

食物變質要小心

除了剩菜剩飯, 夏季天氣炎熱, 細菌更容易滋生, 食物也會更快變質。

不要覺得變質一點點的食物, 吃了「最朵拉肚子」, 很多因為吃了變質食物引起的食物中毒, 真的會讓人有生命危險。

比如, 以下這幾樣東西, 變質了千萬不能吃:

發芽的土豆:龍葵素含量極高, 去除發芽部分或者長時間加熱也並不能有效去除龍葵素。

發黴的玉米、麥類和花生:容易感染鐮刀菌和黃麴黴菌發黴變質, 產生致嘔毒素和黃麴黴毒, 因此穀物一旦發黴必須丟棄。

有異味的霜淇淋:雖然常處於冷凍環境溫度較低, 但凍久了也有問題, 因為有一種叫李斯特菌的細菌, 可以在溫度極低的環境下生存。

最安全的方法:看保質期

包裝食品上都會有一個保質期, 這是生產廠家經過系列實驗後制定的期限, 一般在規定環境下儲存未開封的食品在保質期前都能保證性狀穩定, 引起食物中毒可能性很低。

已開封的食品吃不完, 最好能及時再次密封。 但是開封之後的食品, 保質期也會相應縮短。

當然, 更重要的是, 夏季選購食物要注意:

隨買隨吃, 吃前注意觀察

蔬菜類

蔬菜水果要儘量當天買, 當天吃完。 保存的時候, 要注意先去掉已經發黃或損壞的部分。

綠色根莖類蔬菜無需包紮封口存放在冰箱, 密封反而會加速其腐敗過程。

肉、蛋類

肉類買回後都應儘快放入冷凍層;蛋類放進冰箱前可以先浸入熱水幾分鐘, 來封閉蛋殼上的微孔。

吃之前, 也要留心肉類是不是有變質跡象:

如果切肉時新切面濕潤, 有黏黏的水分溢出, 說明細菌很可能已經對肉類組織進行了分解, 這時候就千萬別吃了。

判斷肉類新鮮度:良好的光澤, 觸碰不粘手、指壓有彈性、無明顯腥臭味。

判斷魚類新鮮度:看眼部不凹陷、眼珠清澈不渾濁。

判斷雞蛋新鮮度:看氣室大小, 透光或者浮水法判斷均可, 如果雞蛋浮在水面上, 就別吃了。

避開這 3 個陷阱

1. 儘量別吃生食

沿海地區夏季高發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事件, 主要是因為生吃海鮮或加熱不徹底。

還有一些夥伴愛吃生雞蛋或者開水沖雞蛋, 其實生雞蛋中常帶有沙門氏菌, 帶菌率還不低, 約為 40%。 而且, 吃生雞蛋還會影響維生素 B7 的吸收。

想吃雞蛋、海鮮, 即使不是夏天, 也一定要記得做熟了再吃!

還有一些蔬菜生吃也有風險, 比如四季豆需完全煮熟, 鮮黃花菜和白果也應該先用開水焯燙之後, 再進行烹調。

2. 不吃「自製」食物

近幾年來, 有很多消費者對「農家自製」「手作」的食物感興趣, 經常會購買包括自釀酒、農家榨油等在內的這類食品。

但是, 夏季溫度較高, 家庭自釀葡萄酒和果酒很容易出現菌群感染, 食物中毒幾率高發。

農家自榨油或家庭作坊榨油, 沒有條件對黃麴黴毒素 B1 含量進行嚴格的檢測, 因此不建議購買食用。

3. 不要相信任何鑒別毒蘑菇的方法

請不要輕信任何鑒別毒蘑菇的方法, 因為它們都是大寫的不靠譜。

最後, 對於不確定的食物,

處理辦法就是扔!扔!扔!

很多人不喜歡「浪費」, 認為有變質嫌疑的食物, 吃下去最多就是拉幾天肚子, 不會有別的事。 實際上萬一因此導致了食物中毒, 後果比急性腸胃炎嚴重多了。

所以, 一旦拉肚子幾天不好, 或者出現比如血便、發熱、肌肉乏力等其它症狀, 一定要及時去醫院。

最重要的是, 不要擔心浪費, 吃進肚子裡萬一真的食物中毒, 才是對自己身體健康、時間精力的浪費, 不是嗎?

點贊了 就開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