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夜間血壓是心腦預警

相較已發生心腦損害的降壓治療, 盡早發現異常并預防相關并發癥更為重要。 歐洲權威心臟雜志刊登的一項新研究證實, 夜間收縮壓(我們常說的“高壓”)與無癥狀腦梗的相關性最高, 監測并有效控制夜間收縮壓, 對預防心腦血管事件有重大意義。

正常情況下, 人體夜間血壓逐漸降低, 于凌晨3點左右到達低谷, 隨后開始上升。 目前我國高血壓指南將≥140/90毫米汞柱認定為高血壓, 但夜間血壓的正常值與白晝標準不同, 單次測量收縮壓>120毫米汞柱、舒張壓>80毫米汞柱, 或動態監測夜間平均收縮壓>125毫米汞柱、舒張壓>75毫米汞柱,

即可視為血壓不正常升高。

我國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許多患者夜間的血壓不僅沒有表現出生理性下降, 反而出現升高, 甚至高于白天水平。 但由于夜晚熟睡, 不易察覺明顯癥狀, 患者僅會在早上起床時感到頭暈、乏力等, 極易被忽視。

造成夜間高血壓的原因有內在和外在兩種, 內在因素主要為神經、內分泌和情緒等;外在因素主要是不良生活習慣的形成, 包括吸煙、飲酒、睡眠質量低下及缺乏體力活動等。 這些都可導致患者出現代謝紊亂、動脈老化、腎臟疾病及交感神經系統激活, 最終引起夜間血壓升高。 臨床研究證實, 夜間收縮壓升高會導致全因死亡率、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率的明顯上升;腦出血及心衰等患者容易夜間發病,

與夜間血壓升高密不可分。

若想發現夜間血壓是否異常, 目前推薦進行24小時血壓動態監測檢查, 患者需要捆綁袖帶并隨身攜帶一臺手機大小的機器, 電腦程序將控制血壓測定的間隔并記錄數據, 最終統一分析。 這種檢查方法不需要住院, 可在家中進行。 夜間單次測量的血壓也具有一定的提示作用, 但效果不及動態血壓。 一旦確診為夜間血壓升高, 可應用長效降壓藥物或睡前加用降壓藥, 以降低夜間血壓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