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健康

夜間血壓高怎麼辦

在夜間, 很多人會出現血壓升高的情況, 這種情況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 因為夜間對於我們人體器官是非常重要的, 血壓的升高會造成大腦、心臟等器官的負擔, 甚至會造成相應的損害, 那麼夜間血壓升高要怎麼辦, 怎麼做才能使得夜間血壓不會升高?可以採用以下五種方法。

1.睡前泡腳。

睡前泡腳可擴張足部及全身細小動脈、靜脈和毛細血管,使迷走神經功能恢復正常狀態,有助於降低夜間血壓。 水溫宜保持在40℃~45℃,泡腳時間20~30分鐘為宜,若同時進行捏腳、搓腳等效果更佳。

2.散步。

睡前進行15~20分鐘的慢速散步, 有利於氣血流通, 有效鬆弛神經, 解除大腦緊張狀態, 不但使人容易入睡, 而且更易進入深度睡眠, 起到調節神經內分泌功能的作用, 有效控制夜間高血壓。

3.默想。

默想是目前高血壓治療中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 研究顯示,默想練習使血壓平均降低4~7毫米汞柱,且降壓效果維持5個月以上。

晚上睡覺時, 全身放鬆躺下, 排除一切雜念,臥室保持安靜, 每次呼吸重複一個短句(如“我很舒適”)。 每次10~15分鐘, 連續堅持2個月降壓效果明顯。

4.每天吃1個香蕉。

隨著年齡增大,機體細胞衰老,加上消化功能減退使食量減少,體內容易缺鉀。

人體缺鉀容易引起血壓升高,特別是引起夜間收縮壓的升高。 香蕉中含鉀豐富,經常食用可避免缺鉀引發的夜間血壓升高。

5.改善睡眠環境。

臥室室溫宜保持在18℃~20℃, 濕度在60%~70%左右, 這樣對心血管系統神經調節和控制夜間血壓十分有利。 同時要避免噪音干擾,

臥室中儘量不要擺放電器設備, 不要用鬧鐘叫醒,安靜的環境可有助於防止血壓升高。

注意事項:

如果血壓不穩定, 並出現不適症狀, 應及時進行就醫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