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健康

孩子運動能力差怎麼辦?

運動乃是人類的本能, 從小到大人們每天都會運動, 比如走路也是一種運動, 吃飯也可以看成是一種運動。 但是一些孩子在實際的生活中表現出的狀態就是運動能力比較差, 其他孩子可以做的運動到了他的身上反而無法完成, 這讓家長感覺特別的頭痛。 那麼, 孩子運動能力差怎麼辦?

不愛運動的孩子表現出不自信的心態, 也常悶悶不樂。 運動能力對其它智慧有重要的影響, 在幼兒生活中更是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對於運動能力差的孩子我們能做些什麼呢?以下列舉兩個方法幫助孩子發展運動能力。

一、適合0-6個月的運動。

0-6個月的寶寶運動能力雖然非常有限, 但是運動的潛能卻是巨大的。 在這個階段做好必要的訓練, 可以打好"動起來"的基礎。

1. 抬頭訓練。 媽媽可在與寶寶稍高的方向呼喚小寶寶, 引導小寶寶抬起頭;媽媽與寶寶玩捉迷藏的小遊戲,

寶寶的目光會追隨著媽媽不停的上下左右移動, 從而使寶寶做抬頭動作訓練。 抬頭動作訓練能增強寶寶頸肌的力量和頸部肌肉的靈活度和韌性。

2. 翻身訓練。 3個月以內的小嬰兒主要是仰臥著, 但他有一定的身體肌肉的運動能力, 所以就可訓練寶寶的翻身動作。 一般來說, 小嬰兒先做仰-俯翻身, 然後再學俯-仰翻身。 家長可以先讓寶寶仰臥在床上, 家長在一側拿著能吸引注意力的小玩具來逗引寶寶, 如小鈴鐺、撥浪鼓等, 同時說一些鼓勵的話:"寶寶, 多好看的玩具啊!過來拿著啊!"以訓練寶寶從仰臥翻到側臥位。 家長及時對寶寶進行誇獎:"寶寶, 你真棒!"或者抱抱小寶寶、親親小寶寶作為獎勵。 翻身訓練一方面可以增強寶寶的身體力量,

也可以鍛煉寶寶腿部肌肉的力量, 另一方面可拓寬寶寶的視野, 使寶寶看到更加豐富多彩的事物。

3.坐姿訓練。 在寶寶學習坐姿時, 媽媽可以在寶寶的前面擺放一些有趣的玩具, 逗引寶寶去抓握, 因為寶寶前傾的力量可以慢慢鍛煉寶寶的坐的能力。 但同時也要注意到, 寶寶的小脊椎骨尚未發育完全, 如果長時間的坐著的話, 會對脊柱的發育不利。 另外, 家長也要注意寶寶坐的姿勢, 不可讓他跪坐, 這樣會影響腿部發展。 最佳的坐姿是雙腿交叉向前盤坐。

二、適合6-12個月寶寶的運動。

6-12個月的寶寶通過前一階段小肌肉的運動, 似乎有了一定的控制能力, 同時他也在用自己的身體慢慢探索這個世界的奧秘。 現在他們會坐會爬甚至還會站立了, 運動的強度可以適當地增加。

1. 爬行訓練。

父母在指導進入爬行階段的寶寶時, 應從各方面引導寶寶爬行。 把寶寶放在床上或地板上, 在他的前方放上有趣的或著色彩豔麗的玩具, 父母同時可以在前面加油鼓勁,

誘導他向前爬行。

為了讓這些嬌嫩的寶寶爬好, 最重要的是, 環境的準備必須完善。 寶寶爬行的地方一定要軟硬適中, 父母可在地板上鋪上一層柔軟的毯子。 在寶寶爬行時, 比較容易受傷的是頭部, 所以父母要注意桌角等尖銳傢俱, 以免傷到寶寶。 同時, 爬行時也要注意電源插座等危險物件。

2.站立訓練。

站立是行走的基礎。 在寶寶會坐、會爬之後, 寶寶開始向站立發展。 這時, 父母可以扶著寶寶腋下, 試著讓寶寶練習站立。 或者家長可以在沙發、小車上放上不同的有趣的玩具, 讓寶寶扶著沙發、小車欄杆等站立, 而那些有趣的玩具也可以增加寶寶站立的時間。 寶寶的蹬腿運動可以鍛煉他的腿部的力量。 父母扶著寶寶腋下, 很多寶寶都有一種近似本能的彈跳運動, 這種運動增強了腿部肌肉力量, 為以後獨立站立及行走打下基礎。

蹦蹦跳跳是孩子天性的自然表現, 寶寶一出生就開始用自己粉嫩的小身體來感知這個美麗而又未知的世界。 男孩子喜歡用各種運動來展現活力, 女孩子喜歡用優美的舞姿來展示另一種美麗。運動智慧好的人,更喜歡用整個身體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體會,以表現出自信的心理素質。讓孩子具備優良的運動智慧,實現每個年輕媽媽的美好心願。

女孩子喜歡用優美的舞姿來展示另一種美麗。運動智慧好的人,更喜歡用整個身體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和體會,以表現出自信的心理素質。讓孩子具備優良的運動智慧,實現每個年輕媽媽的美好心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