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常識

土茯苓與茯苓的區別

中醫博大精深, 因此對於很多藥物來說, 有著非常神奇的療效。 而藥物的名字往往一字之差, 效果就會差很多。 例如我們最為常見的中藥土茯苓與茯苓, 兩者的藥名雖然說只有一字之差, 但是效果也是有所不同, 在使用這類藥物治療疾病的時候, 不妨瞭解一下土茯苓與茯苓的區別吧。


雖然說土茯苓與茯苓的區別在字面上看不出多明顯的區別。 但是在療效、疾病治療用法上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在使用這些藥物治療疾病, 最好瞭解清楚在用藥。 這樣才不會因為藥物使用不當從而影響到健康。 最好瞭解清楚再用藥。

土茯苓與茯苓的區別

茯苓是利水滲濕藥, 還可健脾安神, 性味甘淡平, 歸心脾腎經。 茯苓是清熱解毒藥, 可除濕利關節, 性味甘淡平, 歸肝胃經。 在功效上, 土茯苓清熱利濕、解毒、殺蟲止癢, 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梅毒、濕疹有很好的療效;而茯苓是健脾利濕的要,

常常配伍在益氣健脾的藥方中, 增強健脾利濕的作用。 在口感上, 土茯苓偏於味苦, 茯苓味淡, 因此在選擇上不用混淆。

土茯苓的功效與作用

傳統中醫認為, 土茯苓性平味甘淡, 歸肝、胃經, 有解毒、除濕、利關節等功效。 西醫認為, 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較強的免疫抑制藥, 是治療免疫病口腔和陰部潰瘍之最佳中藥。 土茯苓也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牛皮癬關節炎、白塞病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 與金雀根、山稔根、徐長卿、紅藤等同用。 土茯苓對免疫病之過敏性皮炎、天皰瘡、濕疹等也有效。

所以說關於土茯苓與茯苓的區別還是非常多的, 不管是疾病治療還是用法上都是有非常多區別的。 因此對於現代人來說,

如果要用到這類藥物進行疾病治療的話, 最為關鍵的是, 不妨聽聽醫生的建議, 千萬不要自行用藥, 以免影響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