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飲食

茯苓和土茯苓的區別,今後要懂得正確區分

茯苓和土茯苓在名字上非常相近, 很多人會本能的以為這兩者是一樣的, 但據專家介紹, 茯苓和土茯苓是完全不同的, 它們之間有很多區別, 比如功效不同、營養價值不同、外表形態也不同。

一、土茯苓和茯苓的區別

土茯苓與茯苓雖然名字差不多, 但是它們完全是不同的, 其功能與作用也各不相同, 那土茯苓與茯苓究竟有什麼區別呢?

茯苓是利水滲濕藥, 可健脾安神。 茯苓性味甘淡平, 歸心脾腎經, 茯苓也是清熱解毒藥, 可除濕利關節。 此外, 茯苓是健脾利濕藥, 其常常配伍在益氣健脾的藥方中。 而土茯苓就不一樣啦, 土茯苓清熱利濕、解毒、殺蟲止癢, 對於濕熱所致的皮膚病如梅毒、濕疹有很好的療效, 土茯苓一味作用較強的免疫抑制藥, 是治療免疫病口腔和陰部潰瘍之最佳中藥, 同時土茯苓對於類風濕關節炎、牛皮癬關節炎、白塞病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症有相當好的療效。

在口感上, 土茯苓偏於味苦, 茯苓味淡, 因此在選擇上就不會混淆了。

由此可見, 土茯苓與茯苓的區別還是蠻大的。 不過大家在購買時依舊需要小心, 如果想要買茯苓回家泡著吃, 來健脾安神, 利於睡眠, 結果卻買回來了味道苦澀的土茯苓, 那就鬧笑話啦。 媽網百科對於茯苓、土茯苓的一些區分建議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二、土茯苓的功效

土茯苓, 性甘平, 利濕熱解毒, 健脾胃, 因富含澱粉, 所以也可用來制糕點或釀酒。

傳統中醫認為, 土茯苓性平味甘淡, 歸肝、胃經, 有解毒、除濕、利關節等功效。 西醫認為, 土茯苓是一味作用較強的免疫抑制藥, 是治療免疫病口腔和陰部潰瘍之最佳中藥。 土茯苓也用於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牛皮癬關節炎、白塞病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等, 與金雀根、山稔根、徐長卿、紅藤等同用。 土茯苓對免疫病之過敏性皮炎、天皰瘡、濕疹等也有效。

除此之外, 土茯苓還有解毒、抗腫瘤的功效。

三、茯苓的功效

茯苓味淡, 常被切成白色的正方形小方塊售賣。 茯苓主要有利水滲濕、補中健脾、寧心安神三大功效。

1、茯苓可以利水滲濕。 用治水腫脹滿、小便不利, 經常和豬苓、澤瀉、白術一起食用。

2、茯苓可以補中健脾。 用治脾虛濕盛之食少便溏, 經常和黨參、白術一起食用。

3、茯苓可以寧心安神。

用冶心悸怔忡、失眠健忘等, 經常和龍眼肉、酸棗仁一起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