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高血壓養生6誤區,偏方降壓

高血壓者很注重養生, 可是總會走進一些養生誤區。 小編為高血壓者列出六個養生誤區, 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誤區之一:

以自我感覺來估計血壓的高低。 高血壓病人症狀的輕重與血壓高低程度下一定成正比, 有些病人血壓很高, 卻沒有症狀;相反, 有些病人血壓僅輕度升高, 症狀卻很明顯。

這是每個人對血壓升高的耐受性不同, 加上臟器官損害程度有時候與血壓高低也不一定完全平等。

因此, 憑自我感覺來估計血壓的高低, 往往是錯誤的, 也容易延誤治療。 正確的做法是定期主動測量血壓, 每週至少測量兩次。

誤區之二:

血壓一降, 立即停藥。 病人在應用降血壓藥物治療一段時間後, 血壓降至正常, 即自行停藥;結果在不長時間後血壓又升高。

還要再使用藥物降壓這樣不僅達不到治療效果, 而且由於血壓較大幅度的波動, 將會引起心、腦、腎發生嚴重的併發症, 如腦溢血。

正確的服藥方法是服藥後出現血壓下降, 可採用維持量, 繼續服藥;或者在醫生的指導下將藥物進行調整, 而不應斷然停藥。

誤區之三:

採用傳統的服藥方法。 研究表明, 高血壓病患者的血壓在清晨醒後變化最大, 可以在數分鐘之內上升2~5千帕,

中午過後, 血壓會自行下降。

這種血壓變化規律致使患者容易在早晨和夜間發生腦中風。 (早晨容易發生腦出血, 而夜間則容易發生腦缺血。 )

傳統的每日3次的服藥方法沒有考慮患者的血壓變化規律, 只是一味地考慮降低血壓,

結果使清晨時的血壓控制不理想, 而下午和夜間常使血壓偏低, 新的服藥方法每天清晨醒後1次性服藥。

可以有效地防止清晨醒後的血壓劇烈變化, 使血壓處於比較平衡狀態, 因此效果較好。

誤區之四:

降壓過快過低。 一些高血壓病人希望血壓降得越快越好, 這種認識是錯誤的。 因為, 血壓降得過快或過低會使病人感到頭暈、乏力, 還可誘發腦血栓形成等嚴重後果。

誤區之五:

不根據具體情況, 一味追求血壓達到正常水準。 六十歲以上的老年人, 均有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 為此偏高些的血壓, 有利於心、腦、腎等臟器的血液供應。

如果不顧年齡及病人的具體情況, 而一味要求降壓到"正常"水準, 勢必影響上述臟器的功能, 反而得不償失。

正確的做法是根據病人的年齡、臟器的功能情況, 將血壓降到適當的水準, 特別是老年人, 不可過度降低血壓。

誤區之六:

單純依賴降壓藥, 不做綜合性的治療。 高血壓的病因較多, 因此, 治療也需要採取綜合性的措施, 否則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療效果。

正確的做法是除選擇適當的藥物外, 還要注意勞逸結合, 飲食宜少鹽, 適當參加文體活動, 避免情緒激動, 保證充足睡眠, 肥胖者應減輕體重等。

快速降壓的好辦法——按捏手掌心

高血壓病是威脅中老年人健康的“頭號殺手”, 如果在沒有降壓藥的情況下, 可迅速按捏自己的手掌心, 血壓即可有所下降。

那麼,按捏手掌為什麼能達到降壓目的呢?我們知道,人的五指面分別為肝、心、肺、脾、腎五經穴。

據科學研究發現,按捏指尖及指面能起到清心甯神、平肝制眩、補腎醒腦、健脾祛痰等作用,且按捏掌中的小天心(位於大小魚際交接處之中點)、勞宮(位於手掌心,在第二、三掌骨之間偏於第三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處)等穴位能協同清心安神、清肝平肝;而腎頂(位於小指頂端)等穴能加強補腎、醒腦、制眩之功效。

還有,按捏手掌能使手掌及局部周圍血管擴張,使局部組織需氧量增加,導引血氣下降,從而使血壓亦趨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按捏過程中,操作者心情要保持平靜,呼吸要均勻。

治療高血壓的偏方

(一)芥未煮水洗腳。芥未面,平時在副食店就能買到,每次取80克左右放在洗腳盆裡,加半盆水攪勻煮開,稍放一會,免得燙傷腳,用些水洗腳。每天早晚一次,3天后血壓就降了,再用藥物鞏固一段時間,效果更好。此方用後無副作用。

(二)羊油炒麻豆腐。不吃羊油可用其他食用油炒,但麻豆腐必須是以綠豆為原料加工製成的,炒麻豆腐時可放鹽適量及蔥花、鮮薑等調料,用150克油炒500克麻豆腐。每當血壓不穩定或升高時患者朋友可以如法炮製,你會發現療效顯著。

(三)花生殼飲用。平時吃花生時,把吃剩下的花生殼洗乾淨,放入一半到茶杯,把燒開的水倒滿茶杯飲用,這樣既可以降血壓又可以調整血中膽固醇含量,不僅對高血壓患者有療效,還能對血脂不正常的冠心病者有療效。

(四)幹老玉米鬍子。從自然成熟的老玉米穗上采"幹鬍子毛"(即雌花的細絲狀幹花柱)50克,煮水喝,可以有效治療。按時按量服用,可有顯著效果,對高血壓患者頭暈、頭痛等症狀有奇效。

(五)鮮藕芝麻冰糖。一公斤左右的鮮藕,切成條或片狀;生芝麻一斤,壓碎後,放入藕條或片中;加冰糖一斤,上鍋蒸熟,分成5份,涼後食用,每天一份。清爽可口,並且對治療高血壓也是有奇效的。

具體方法很簡單:先從右手開始,用左手拇指用力按壓右手掌心,並從掌心一直按捏到指尖,五個手指均按捏一遍;然後,按此法按捏左手掌心。兩手分別做完約需10分鐘時間。

如果你是高血壓患者,可在空閒、走路或乘車途中,按捏左手小指根部,力度逐漸加強。每天早、中、晚3次,每次3分鐘左右,長期堅持可使血壓逐漸趨於正常或不增高。

以上內容就是為您介紹了為什麼按捏手掌心的能達到降壓的目的,以及按捏手掌心的方法。高血壓患者朋友們如果在沒有降壓藥的情況下可以按捏掌心試試哦!

那麼,按捏手掌為什麼能達到降壓目的呢?我們知道,人的五指面分別為肝、心、肺、脾、腎五經穴。

據科學研究發現,按捏指尖及指面能起到清心甯神、平肝制眩、補腎醒腦、健脾祛痰等作用,且按捏掌中的小天心(位於大小魚際交接處之中點)、勞宮(位於手掌心,在第二、三掌骨之間偏於第三掌骨,握拳屈指的中指尖處)等穴位能協同清心安神、清肝平肝;而腎頂(位於小指頂端)等穴能加強補腎、醒腦、制眩之功效。

還有,按捏手掌能使手掌及局部周圍血管擴張,使局部組織需氧量增加,導引血氣下降,從而使血壓亦趨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按捏過程中,操作者心情要保持平靜,呼吸要均勻。

治療高血壓的偏方

(一)芥未煮水洗腳。芥未面,平時在副食店就能買到,每次取80克左右放在洗腳盆裡,加半盆水攪勻煮開,稍放一會,免得燙傷腳,用些水洗腳。每天早晚一次,3天后血壓就降了,再用藥物鞏固一段時間,效果更好。此方用後無副作用。

(二)羊油炒麻豆腐。不吃羊油可用其他食用油炒,但麻豆腐必須是以綠豆為原料加工製成的,炒麻豆腐時可放鹽適量及蔥花、鮮薑等調料,用150克油炒500克麻豆腐。每當血壓不穩定或升高時患者朋友可以如法炮製,你會發現療效顯著。

(三)花生殼飲用。平時吃花生時,把吃剩下的花生殼洗乾淨,放入一半到茶杯,把燒開的水倒滿茶杯飲用,這樣既可以降血壓又可以調整血中膽固醇含量,不僅對高血壓患者有療效,還能對血脂不正常的冠心病者有療效。

(四)幹老玉米鬍子。從自然成熟的老玉米穗上采"幹鬍子毛"(即雌花的細絲狀幹花柱)50克,煮水喝,可以有效治療。按時按量服用,可有顯著效果,對高血壓患者頭暈、頭痛等症狀有奇效。

(五)鮮藕芝麻冰糖。一公斤左右的鮮藕,切成條或片狀;生芝麻一斤,壓碎後,放入藕條或片中;加冰糖一斤,上鍋蒸熟,分成5份,涼後食用,每天一份。清爽可口,並且對治療高血壓也是有奇效的。

具體方法很簡單:先從右手開始,用左手拇指用力按壓右手掌心,並從掌心一直按捏到指尖,五個手指均按捏一遍;然後,按此法按捏左手掌心。兩手分別做完約需10分鐘時間。

如果你是高血壓患者,可在空閒、走路或乘車途中,按捏左手小指根部,力度逐漸加強。每天早、中、晚3次,每次3分鐘左右,長期堅持可使血壓逐漸趨於正常或不增高。

以上內容就是為您介紹了為什麼按捏手掌心的能達到降壓的目的,以及按捏手掌心的方法。高血壓患者朋友們如果在沒有降壓藥的情況下可以按捏掌心試試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