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食譜

水煎包怎么做

水煎包是山東的一種特色小吃, 因為各個地區文化的交流, 水煎包已經不僅僅是山東的美味小吃, 而是廣為流傳在各個地區, 各個省會。 水煎包的做法非常簡單, 重在一個煎的過程, 要把握好火的大小, 更好掌控好時間, 這樣才能外焦里內。 我們不妨試著做。


水煎包是非常好吃的一道小吃, 餃子、包子都可以煎過之后都可以當做水煎包, 而且很美味。 水煎包的餡也是多種多樣的, 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來制作不同餡料的水煎包。 肉餡、素餡、三鮮味道, 全看自己的口味。

餡是一方面, 用火、用油、用面也是重要因素。 包子皮為發面皮, 太老太嫩都會影響包子的質量, 包子皮如果是死面的, 那就成為在膠東一種叫做鍋貼的小吃了。 在特制的平底鍋內刷上底油, 油不宜過多或過少, 把包好的包子依次順序放入鍋內, 加一定數量的稀面水, 蓋上鍋蓋小火煎到水干,

然后逐個將包子翻個, 至雙面焦黃淋上豆油即成, 其中點水也叫“下汗”, 火候尤為重要。 總之, 要做到油清、面白、餡鮮。  水煎包屬于大眾風味的小吃, 物美價廉, 制作方面不受四季影響, 它一直是當地暢銷的地方風味小吃。 在利津縣大街小巷, 路邊攤點都可以吃到正宗的水煎包。 [1]

做法一、

①將面粉與酵面兌好加入溫水和成面團, 再堿水揉勻稍餳上案, 揪成40個小塊, 逐個搟成小圓片。

②把肉剁碎, 放入醬油、精鹽煨起, 再將切碎的姜、蔥與調料面一起放入肉里拌好, 然后再放上剁碎, 壓出水分的白菜及香油, 拌勻成餡。

③用皮包上餡成大圓餃子, 俗稱扁食, 似相公帽擺放在刷勻油的深底的鏊子上(專用鏊子), 擺滿為止, 淋入食油50克,

蓋上蓋煎5分鐘, 再倒入800克白面湯清水內兌入少許面粉攪成面湯, 再蓋住煎燜使之變成蒸氣傳熱燜熟, 再淋入50克食油, 再蓋住燜煎5分鐘。 底部呈焦黃色時, 用鏟將四周與鏊底分離, 大翻鏊, 離火即成。 底色金黃, 焦脆, 餡濃香可口, 色香味俱佳。 食用時用小鏟鏟入盤內即可。

做法二、

1 酵母加少許溫水靜置10分鐘, 加入面粉, 適量的溫水和成面團, 蓋上保鮮膜發酵;

2 從姜切末放入豬肉餡里, 加料酒, 醬油腌制15分鐘;

3 粉條先放到熱水鍋中煮軟, 撈出來涼涼, 剁碎, 白菜葉洗干凈切碎;

4 把白菜粉條, 肉餡一起加麻油, 胡椒粉, 鹽, 雞粉攪拌均勻;

5 包好的包子醒10分鐘, 平底鍋中加少許油, 燒6成熱排好包子;

6 煎一分鐘后倒入面粉水(面:水=1:5), 面粉水要加到包子的2/5處;

7 蓋上鍋蓋大火燒開, 轉小火, 直到面粉水燒干, 包子底的成脆皮, 撒上芝麻和蔥花。

美味水煎包, 一口一個, 大人小孩都愛吃。 水煎包的做法非常簡單, 而且餡料可以完全根據自己的口味喜好來搭配。 葷素搭配, 或者純肉餡、純素餡、三鮮餡, 在家里自己做, 既簡單又方便, 而且干凈衛生, 比外面賣的吃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