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預防

女性☆禁☆感染弓形蟲或會增加自殺幾率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的研究者發現,女性感染了剛地弓形蟲會增加自殺幾率,這種寄生蟲是一種單細胞的原蟲,能通過接觸貓糞、食用生肉或不乾淨蔬菜傳播。共有超過4.5萬名丹麥女性參與該項調查, 研究 報告於7月2日發表在《普通精神病學文獻》。

馬里蘭大學醫學院精神病學副教授波斯特蘭奇是研究情緒和焦慮課題的資深專家,他說,雖然還不敢斷言女性自殺就是弓形蟲導致的,但正如預測結果所示,我們發現弓形蟲感染與自殺的關係值得深入研究。我們計畫進一步研究這其中的關聯。

弓形蟲會潛伏於腦細胞和肌肉細胞中,卻常常不引發任何症狀,全球約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這種寄生蟲。感染弓形蟲已被證實與一些精神疾病有關,如精神分裂症等,並改變宿主的行為舉止。弓形蟲感染已成為全球性的公共衛生問題,大多數人尚未意識到他們已被感染。自殺是一種特別嚴重的精神健康問題,每年有將近100萬人自殺,另有1000萬例試圖自殺。科學家希望通過這類研究找到制止自殺的方法並挽救生命。

該研究由波斯特蘭奇與丹麥奧爾胡斯大學教授莫滕森合作開展,是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弓形蟲研究。波斯特蘭奇研究小組2009年曾第一次提出弓形蟲與自殺行為關聯的報告。如今他正在與丹麥、德國和瑞典的研究人員合作研究這二者關聯的機理。

很多貓體內帶有弓形蟲,貓的排泄物是弓形蟲傳播的一大途徑。所有恒溫動物攝入弓形蟲卵囊都有可能感染上弓形蟲,弓形蟲以其包囊結構從而可以避過免疫系統的反應,隨後蔓延到宿主的大腦和肌肉。清理貓窩、食用不乾淨蔬菜、飲用受感染的水或吃了帶有卵囊的生肉,都將導致人們被感染。處理生肉後不清洗刀具直接再使用也將導致感染。孕婦會把寄生蟲直接遺傳給胎兒,因此為了避免感染,建議孕婦不要清理貓窩。

研究人員分析了1992年5月15日到1995年1月15日這個時間段內生育的45788名丹麥女性,她們的嬰兒都接受了弓形體IgG抗體檢測。因為嬰兒出生後三個月內不能產生弓形蟲抗體,所以若血液中有抗體則表示是從母體得來。科學家跟蹤調查了丹麥衛生註冊中心的記錄以確定這些婦女是否曾試圖自殺,包括暴力自殺,涉及槍支、銳器和跳樓等。研究人員也反復核對丹麥精神註冊中心的記錄,以確定這些婦女之前是否被診斷為精神病患者。

研究發現感染弓形蟲的女性自殺幾率是普通女性的1.5倍,自殺幾率似乎隨著弓形蟲抗體水準上升而增高。

波斯特蘭奇強調說更多關於弓形蟲和自殺之間的聯繫需進一步研究。儘管全國性的綜合資料已表明這之間存在一定關係,但並沒有個體研究確認弓形蟲與自殺間的關係。研究下一步將用足夠樣本重複實驗,旨在分析自殺死亡率以預防自殺。

該研究調整了多個因素,包括精神病病史,除調查物件外還涉及其父母。研究者從丹麥多個註冊中心和衛生保健系統獲取大量資訊,並近乎完整的跟蹤調查了長達14年之久。

該研究也存在一定局限性,如不能確定自殺行為的緣由。弓形蟲感染很可能並不是偶然的,精神紊亂的人感染弓形蟲的可能性更高。該研究不包括男性和未生育的女性,也沒有捕捉到許多自殺事件,特別是那些未被記錄的自殺未遂事件。

波斯特蘭奇稱,自殺行為是由於寄生蟲對腦功能的直接影響還是寄生蟲引起強烈的免疫反應對大腦造成影響,這一點尚不清楚。事實上,我們並不能排除存在相反的因果關係,即有自殺傾向的人更容易感染弓形蟲。如果我們能確定因果關係,或許就能夠預知那些自殺幾率較高的人,並予以阻止或提供治療。未來的研究重點在於弓形蟲、自殺風險因素和自殺行為之間關係的分子和行為仲介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