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如何延緩腦萎縮的發生?

腦萎縮多發生於50歲以上,病程可達數年至數十年,男性多於女性,腦萎縮有彌漫性腦萎縮(包括皮層萎縮、小腦萎縮及皮層、小腦、腦幹萎縮)及局限性腦萎縮(多見於局限性腦器質性病變後如外傷、血管病、顱內局限性感染後等)。生活中如何延緩腦萎縮的發生呢?

腦萎縮是怎麼引起的呢?

這就要從人體的酸堿平衡說起。人體在正常代謝過程中,不斷產生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也從食物中攝取酸性物質,酸性物質和鹼性物質在人體中不斷變化,這些不斷變化的酸性變化和鹼性物質必須依靠機體的調節功能保持相對平衡,這個平衡就是酸堿平衡,平衡範圍為 PH 值 7.35 —— 7.45。人體本身有一個調節酸堿平衡的系統,這個系統就是血漿裡的堿貯備以及肝、腎、肺等器官。通過人體酸堿平衡調節系統的調節,可以保證人體在合理飲食條件下的酸堿平衡。但如果人們飲食不當,攝入的酸性食物過多,超過了人體酸堿平衡的調節能力,人體的酸堿平衡就會被破壞,使體內酸堿失衡(PH 值高於 7.45 或者低於 7.35),血液環境發生改變,導致人體各個器官、組織的功能異常。造成高血脂、高血壓等疾病,以後發展為動脈粥樣硬化,甚至形成血栓,使血流極度中斷或時斷時繼,大腦或小腦長期得不到足夠的血液供應,引起腦實質破壞和神經細胞的萎縮、變形、消失,形成腦萎縮。

一、藥物服用要注意

腦萎縮主要是因為機體的血液呈酸性化,服用鹼性藥物或鹼性物前體來中和機體內的血液酸性環境。脈康合劑是一種鹼性藥物,它含有黑木耳多糖、幾丁質和氨基酸等都是鹼性物前體,服用之後,經消化系統吸收進入血液系統,並能有效地接觸血管中的一種蛋白酶,經過酶解釋放出鹼性物質,再與血液中的鹼性物質進行中和反應,呈酸性的血液環境得到改善,從而使腦萎縮的病情得到控制。

要訣二:飲食上攝取要均衡

可以從飲食結構上進行調整人體的酸性環境,多吃鹼性食物,他們在體內生成鹼性代謝物,能中和抵消呈酸食物的影響,使血液保持正常的弱鹼性,防治酸性物質生成,鹼性食品對大腦的健康有很大的益處。使血液呈弱鹼性的食品有豆腐、茄子、綠豆、芹菜、蘑菇、葡萄、蘋果等,多吃這些食品使身體調節成弱鹼性,對於大腦的發育和智力開發都大有益處。

要訣三:運動娛樂要適當

腦萎縮的患者可採取適度、緩和、有氧的運動,如:跳舞、登山、騎腳踏車、打球等,可以增加免疫力及身體的耐受力,每天運動30分鐘左右即可。

要訣四:保持良好的情緒

保持心情舒暢,避免情緒激動。不良的情緒會使其病情加重,造成其它器官機能調節的障礙,使其病情加重。如果性格頑強,心胸開闊,情緒飽滿,就會減輕病痛,促進免疫機制的增強,將有利於治療疾病的康復。樂觀情緒是機體內環境穩定的基礎,保持內環境穩定是腦萎縮患者自身精神治療的宗旨。 

以上有關如何延緩腦萎縮的發生,希望對中老年朋友有所幫助。總是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健康的生活方式,才能遠離疾病的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