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方劑

三個步驟教你正確煎煮中藥

中藥煎煮是有很多講究的, 如果方法錯誤不僅會影響到藥效, 還會影響到我們的身體健康。 今天, 想要為大家介紹的就是在自行煎煮中藥時不得不注意的幾點, 那麼如何正確煎煮中藥呢?快來一起瞭解瞭解吧。

熬中藥的正確方法

正確的熬中藥能夠發揮中藥的最大功效, 如果熬錯一步, 就會影響到中藥的藥效了, 嚴重的話還會嚴重的損失中藥藥效, 最後導致療效減小。 那麼中藥該如何熬呢?

1、容器的選擇

煎煮容器以陶瓷、砂鍋為最好, 其次為不銹鋼鍋、搪瓷鍋以及耐高溫的玻璃器皿, 因為這些容器具有穩定的化學性質, 不易與所煎中藥的成分發生化學反應。 一定忌用鐵鍋、銅鍋和鋁鍋, 因為這些元素可與中藥中的某些成分起化學反應, 不利於疾病的治療。

2、預處理

第一步:“看”。 煎煮中藥前首先要查看中藥的品質, 如發現有蟲蛀、黴變等問題時應及時進行處理;其次是查看有無需特殊處理的中藥,

如有應另置並按特殊方法處理。

第二步:“泡”。 將藥店拿回的中藥飲片加適量水浸泡20~30min, 輕質的中藥、氣溫較高時浸泡時間宜短, 重質中藥、氣溫較低時浸泡時間宜長, 目的是為了使中藥濕潤變軟, 利於有效成分煎出。

3、煎煮

煎煮用水:一般情況下只要不使用有污染的自來水就行了, 千萬不要反復用煮過的水或者隔夜水熬中藥。

加水量:經驗加水量是超過藥物表面3~5cm;理論計算是按每1g中藥加水10mL計算, 將總水量的70%用於頭煎, 剩下的30%用於第二煎。

煎煮用火:一般應遵循“先武火後文火”的原則, 也就是說沸前用武火, 使水很快沸騰, 沸後用文火, 保持微沸以減少水分的蒸發。

煎煮時間:煎煮時間從沸騰後計算, 一般解表藥頭煎10~15min, 二煎10min;滋補藥頭煎30~40min, 二煎25~30min。 控制煎煮時間是因為長時間高溫煎煮, 會使植物細胞遭到破壞, 使藥液中不溶性的無效成分增加。 而且長時間煎煮還有將藥煎焦糊底的危險。

煎煮次數:一般情況下熬兩到三次就可以了,

這樣就能夠熬出中藥所含成分的80%~90%的中藥成分。 熬好之後將中藥水過濾出來, 同時, 將每次煎液混合後分次喝。

煎煮中藥注意事項

1、器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中藥煎煮最好用陶罐、砂鍋或不銹鋼器皿等, 切忌鐵、鋁等易腐蝕器皿。

2、浸泡

如同打豆漿前需要浸泡黃豆一樣, 煎煮中藥前, 應先用冷水將中藥浸泡1—2小時(除用醋、酒泡的藥), 至少也要20分鐘。

3、用水

煎藥用自來水即可, 水量要浸過藥材表面1—3釐米。 藥材過多或易吸水的可適當增加。

4、火候

煎煮時先用武火(即大火)煮沸藥液後, 改用文火(即小火)慢煎。

5、鍋蓋

通常, 剛開始煎藥時須蓋緊鍋蓋, 待水沸時可用兩根筷子撐起鍋蓋, 留些縫隙讓蒸氣排出。 有些中藥含有揮發成分, 如薄荷、藿香等解表類藥物以及西洋參等貴重藥材, 煎煮過程中其有效成分易發散到空氣中, 則須蓋著蓋子熬。

6、操作

煎藥時要注意攪拌藥料, 讓藥液充分煎透。 每劑中藥一般煎兩次, 第二次時間可略短。 有些藥物需要區別對待, 如先煎、後下、沖服等, 中藥師都會在抓藥時講明。

7、時間

熬藥時間長短直接影響藥效。 中藥煎煮時間從藥液煮沸之後開始計時, 一般治療感冒等外感疾病的中藥熬10—15分鐘即可, 補益類中藥則需煎煮40—60分鐘, 其餘的中藥一般煎煮20—25分鐘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