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嬰兒理解心理意圖僅靠語調

據美國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 英國卡地夫大學心理學院對84名14個月到18個月的嬰兒進行了長達1年的跟蹤研究, 發現嬰兒能通過不同語調理解有意行為和無意行為之間的差別。 相關論文發表在近期的《認知發展》雜誌上。

研究人員讓嬰兒觀看他們用玩具做出的一些有意或無意動作, 同時以不同音調發出“whoops”(呼叫)和“There”(那裡)之類的單詞, 提示動作意圖和含義。 然後用希臘語重複同樣過程, 嬰兒此前從未接觸過希臘語, 就只能通過語調來獲得線索, 而沒有單詞含義。

他們發現, 嬰兒對有意行為的模仿要多於無意行為,

而在兩項研究中, 對有意行為的模仿相當。 這表明嬰兒在推斷意圖時, 不需要詞彙含義或面部暗示, 他們能只根據語調就分出有意行為和無意行為之間的差別, 不僅幫他們領會他人意圖, 還能指導他們如何行動。

這一發現也讓人們更多地關注音韻或語調在嬰兒期的作用, 領導該研究的瑪麗戴斯·加蒂斯說:“理解心理活動如意圖、願望和信仰, 是人類能力的重要部分, 心理學家對嬰兒如何建立起這種理解力還知之甚少。 我們集中研究了音韻信號或語調對嬰兒理解心理活動的作用, 而語調是提示人類思想的非常有用的信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