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濕氣重的症狀 夏天濕氣重吃什麼
1、食欲差
到了該吃飯時沒有饑餓感, 吃一點就感覺胃裡脹脹的, 還伴隨有隱隱的噁心感。 這也是脾胃功能弱、體內濕氣過重的表現之一, 這種現象易在夏季出現。
2、舌苔厚膩
如果舌苔厚或舌體胖大, 且舌頭邊緣還伴有明顯的齒痕, 那就證明體內的濕氣已經很重了, 甚至已經造成脾虛了, 應及時調理身體。 如果還伴有面色晦暗且發黃, 早晨起床時眼皮浮腫或眼袋明顯, 更需引起注意。
3、小腿肚發酸
早上起床後突然感覺小腿肚酸痛且沉, 同時近期還存在體重增加或虛胖現象, 也是體內濕氣重造成的。
4、精神狀態差
濕氣重的人常常會有胸悶的感覺, 長呼一口氣後才舒服, 而且常感身體疲乏, 懶得活動, 有頭昏、易困倦、記憶力減退現象。
5、大便不成形
正常大便是軟硬適中且呈條狀, 如果大便像熟過度的香蕉一樣黏膩、不成形, 粘在馬桶上不易被沖走, 則說明體內有濕氣, 消化吸收功能異常。
為防內濕, 脾虛的人尤其要注意不可過量食用生冷瓜果, 飲食宜清淡、易消化, 如冬瓜可以排水除濕, 苦瓜能養脾開胃。 當季比較適宜的食物還有芹菜、蕹菜、馬蘭頭、茭白、蘿蔔、荸薺、藕、茄子、絲瓜、海帶、紫菜等。
常用蓮子、薏米、赤小豆、白扁豆等健脾利濕之品煮粥食用, 可護脾胃、祛濕氣。 當出現舌苔厚膩、脈濡滑、四肢沉重、嗜睡等症狀時, 可適當服用藿香正氣水, 以抵禦濕熱的侵襲。
1、飲食清淡避生冷
腸胃系統關係到營養及水分代謝, 所以要適量、均衡飲食。 酒、牛奶、肥甘厚味等油膩食物不易消化, 容易造成腸胃悶脹、發炎。 甜食油炸品會讓身體產生過氧化物, 加重發炎反應。
中醫認為生冷食物、冰品或是涼性蔬果, 會讓腸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滯, 不易無限量食用。 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 最好在烹調時加入蔥、薑, 降低蔬菜寒涼性。
2、穀物粗糧為主食
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大米和小麥, 其是我們每頓餐的主食,
五穀雜糧不僅具有很好的養生功效, 還能排毒養顏、防濕邪。 粗糧主要包括:玉米、高粱、小米、蕎麥、燕麥、蓧麥、薯類及各種豆類等在內的產品。
3、避開環境的濕氣
人體內產生濕氣, 除了自身代謝的問題以外, 有很大一部分和環境有關。 經常在潮濕、陰冷的環境中, 就容易導致濕氣入侵體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