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百科

各年齡段適合的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 運動又分很多種, 從年輕到上年紀的運動方式肯定是不一樣的, 上了年紀的人不可能還和年輕時一樣蹦蹦跳跳,

承受著年輕時的運動量。 那下面就講一下各年齡段適合的運動。

那麼, 對希望以運動健身的人, 到底應該如何搭配組合, 在不同人生階段選擇適合自己年齡的運動方式?美國有一位訓練專家最近設計出一套能讓人一生受用的健身計畫, 使注重健康的你從二十幾歲開始, 一直到耳順之年都能找到適合的運動方式。 讓你從運動中受益。

下面是具體方案:

二十多歲:可選擇高衝擊有氧運動、跑步或拳擊等運動方式。 對你的身體而言, 好處是能消耗大量卡路里, 強化全身肌肉, 增進精力、耐力與手眼協調。 在心理上, 這些運動能幫助你解除外在壓力, 讓你暫時忘卻日常雜務, 獲得成就感。 同時, 跑步還有激發創意、訓練自律力的優點;而拳擊除了培養信心、克制力與面對衝突的能力等好處外,

更適合拿來當做“出氣筒”。

三十多歲:建議選擇攀岩、滑板運動、溜冰或者武術來健身。 除了減肥, 這些運動能加強肌肉彈性, 特別臀部與腿部;還有助於活力、耐力, 能改善你的平衡感、協調感和靈敏度。 在心理上, 攀岩能培養禪定般的專注工夫, 幫助你建立自信與策略思考力;溜冰令人愉悅、多感, 忘卻不快;武術幫助你在衝突中保持冷靜、自強與警覺心, 同樣能有效增進專心的程度。

四十多歲:選擇低衝擊有氧運動、遠行、爬樓梯、網球等運動。 對身體的好處是能增加體力, 加強下半身肌肉, 特別是雙腿, 像爬樓梯既可以出汗健身, 又很適合忙碌的城市上班族天天就近練習。

網球則是非常合適的全身運動, 能增加身體各部位的靈敏度與協調度, 讓人保持活力充沛, 同時對於關節的壓力也不如跑步和高衝擊有氧運動來得大。 而在心理上, 這些運動讓人神清氣爽, 鬆弛緊張和壓力。 以爬樓梯為例, 有規律地爬上爬下常是控制自己, 讓心情恢復穩定的好方法;同樣, 打網球除了有社交作用, 還能拋開壓力與躁念, 訓練專心、判斷力, 與時間感。

五十多歲:適合的運動包括游泳、重量訓練、划船, 以及打高爾夫球。 游泳能有效加強全身各部位的肌肉與彈性, 而且由於有水的浮力支撐, 不如陸上運動吃力, 特別適合療養者、孕婦、風濕病患者與年紀較大者。 重量訓練能堅實肌肉、強化骨骼密度;提高其他運動能力;而打高爾夫球時如果能自己走路、自背球袋,

而且加快腳步, 常有穩定心臟功能的效果。 心理上, 游泳兼具振奮與鎮靜的作用, 專心的劃水讓人忘卻雜務;重量訓練有助提高自我形象滿意度, 讓壓力與煩躁都隨汗水宣洩而出;團隊一起划船能培養協同與團隊精神;打高爾夫球則可讓人更專心、更自律。

六十多歲以上:介紹你多做散步、交誼舞、瑜珈或水中有氧運動。 散步能強化雙腿, 幫助預防骨質疏鬆與關節緊張;交誼舞能增進全身的韻律感、協調感和優雅, 非常適合不常運動的人選擇嘗試;瑜珈能使全身更富彈性與平衡感;能預防身體受傷;水中有氧主要增強肌肉力量與身體的彈性, 適合肥胖、孕婦或老弱者健身。

這些都不算是激烈的運動, 但是在健身之外, 它們的最大功用是能使人精神抖擻, 感覺有趣, 並且有社交的作用, 是讓老年人保持年輕心態的一個好方法。

聽了上面的敘述想必大家都瞭解了, 雖然愛運動是好的但是, 也要選擇對各年齡段適合的運動, 不要太過勉強以免傷到自己, 就得不償失了, 最後祝大家都有一副好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