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

夫妻偷著幹這個孩子竟會放縱

獨立智庫“德莫斯研究所”研究顯示, 家長的教育方式在相當大程度上決定子女會否在少年及青年時期酗酒。 研究報告《影響之下》中寫道, 既關愛又有原則的家長教育出的孩子最不容易過度飲酒。 而背著孩子離婚的家庭, 孩子必定會酗酒放縱自己。

沒人管教的孩子

酗酒幾率高8倍

德莫斯研究所調查英國過去近40年中出生的孩子和他們的家長, 調查結果顯示, 孩子若在16歲時沒有得到父母監督與管教, 則他過度飲酒的幾率會比同齡人高8倍, 即使成長至30多歲, 酗酒可能性仍是同齡人的兩倍。

另外, 家長離異的孩子過度飲酒的可能性比其他孩子大, 研究人員說, 這是因為孩子會從父母的關係中感受到更多不安和壓力。

研究人員說, 家長在孩子5歲前給予他們足夠關愛, 可以大幅降低他們16歲時過度飲酒的幾率。

研究報告主筆傑米·巴特利特說:“家長教育方式會持續影響孩子未來與酒精的關係,

不能被忽視。 ”他說, 教育方式對孩子對酒精看法的形成“異常重要”。

“有原則地關愛”

最能幫孩子遠離酒精

那麼, 什麼樣的教育方式才算正確?

研究人員把家長的教育方式分成四種, 分別是:有原則地關愛、獨裁、溺愛和放任。

其中, 第一種教育方式最具成效, 最能幫孩子遠離酒精。

研究人員說, 獨裁的家長會給孩子設下種種規定, 要求他們嚴格執行;溺愛的家長雖然在情感上關心孩子, 但並不對他們進行約束;放任的家長不關心孩子。 這三種教育方式對防止孩子酗酒都沒有多少作用。

德莫斯研究所建議, 家長應該在孩子成長早期給予足夠關心和愛護, 在孩子15歲時開始約束和監督他們。 另外, 家長要避免在孩子面前喝醉, 不要讓孩子從小沾染酒精。

英國《每日電訊報》28日引述巴特利特的話報導, 要求孩子遵守規則時, “那一刻可能不太好過, 不過嚴格要求的確會有效果, 儘管那時你不一定能感受得到”。

青少年過度飲酒在英國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