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養生保健

養生保健

做清醒夢 你也能走進盜夢空間

大多數人可能都走神兒做過白日夢, 小時候“夢到”自己考滿分, 上課時想著課間和朋友玩什麼、工作時想著中午吃什麼、晚飯吃什麼……相比經常會落得挨批評下場的白日夢, 清醒夢就顯得“高深莫測”一些了:如果你在睡眠中意識到自己在做夢, 並且能夠有意識地控制自己夢中的活動, 那麼你就經歷過所謂的“清醒夢”。 在科學家眼裡, 被數落的白日夢和摸不著頭腦的清醒夢都是寶貴的研究素材。 解密夢境、研究大腦……關於做夢的學問可不少。

價值破解夢境奧秘

清醒夢的出現比較偶然, 一般可遇而不可求,

不過也可以算作一種可習得的技能。 如今, 許多人嘗試著用不同的方法做清醒夢, 網路上還有志同道合的人組成的“虛擬社群”, 為了做清醒夢, 有些人從相互交流到網購補品, 可謂相當執著。 這種執著也不難理解, 畢竟有些人希望在有效的睡眠時間內做自己想做的夢。 《美國心理學雜誌》上曾經發表的研究就顯示, 有志做清醒夢的人們最熱衷的內容就是“飛”。

對於研究人員來說, 清醒夢可以幫助破解夢境秘密, 在科學界具有非常高的價值。 以往, 研究特定夢境內容有一大障礙——由於研究物件通常不能在睡覺時照著預先設定的心理活動“行動”, 因此自發的夢境活動是不可控的。 “而運用清醒夢可以幫助克服這些障礙。

”來自德國的研究人員邁克爾·克茲舒如是說。

作用幫助減少噩夢

近日, 《夢境》期刊上發表的一項新研究中, 科學家們試圖找出適合誘導人們做清醒夢的方法。 研究人員表示, 如果知道如何有效地誘導做清醒夢, 將來能夠更加深入地瞭解夢境。

“我們最終想開發出有效的方法, 認真地探索清醒夢的潛在益處和應用方向。 ”該研究的作者,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心理學訪問學者德諾姆·阿斯比說。 阿斯比表示, 希望未來能夠研究清醒夢的實際應用。 例如, 一些研究表明, 人們可以趁著做清醒夢的時候增進愛好和手藝, 這樣夢醒之後就會有很大的進步。

對此, 身為同行的“旁觀者”的斯坦福大學睡眠醫學專家拉斐爾·皮雷約博士表示了贊同:“終於有人真正研究清醒夢了。

”皮雷約說, 清醒夢似乎不會降低人們的睡眠品質, 一些腦部掃描研究表明, 當一個人經歷清醒夢時, 他的大腦處於一種“混合型”的睡眠-清醒狀態, 而不是完全處於睡眠狀態。 雖然運動員們不太可能利用清醒夢來刻苦訓練, 但是在未來, 對於一些患有創傷後應激障礙(PTSD)的人來說, 清醒夢可能會幫助他們避免做噩夢。 他補充道, “而研究這些應用的第一步——就是教會人們如何可靠地做清醒夢。 ”

實驗三組方法對比

研究人員召集了170名參與者, 讓他們嘗試了三種據說能夠增加清醒夢幾率的方法。

第一種是“現實檢查法”。 看過《盜夢空間》的人都知道盜夢者辨別夢境與現實的一種技巧——利用旋轉的陀螺作為圖騰,

在夢境中, 陀螺永遠不會停下。 這種利用圖騰的方法就是現實檢查法。 現實檢查包括很多種, 例如閉上嘴並試著吸氣, 在夢境中, 你可能感覺到自己真的在呼吸, 因為你的身體感知到了面部肌肉的變化。

另外兩種方法被稱為“清醒再入睡法”和“清醒夢記憶誘發法”。 這兩種方法都需要人們在睡過5小時後醒來幾分鐘, 之後再次入睡。 清醒夢記憶誘發法除了這一步驟, 還要人們在再次入睡前重複下面這句話:“下次我是在做夢, 我會記住我是在做夢”。

研究開始時, 參與者記錄了一周內做清醒夢的次數。 第二周, 參與者被隨機分配到三個組:現實檢查組、現實檢查+清醒再入睡組以及現實檢查+清醒再入睡+記憶誘發組。

這一周, 參與者同樣記錄下自己做清醒夢的次數。

研究人員發現, 兩周後, 相比那些只嘗試了一到兩種方法的人, 嘗試了“三件套”的參與者記得自己做了更多次的清醒夢, 第三組的參與者17%的時間在做清醒夢。 此外, 嘗試“清醒夢記憶誘發法”的參與者如果在5分鐘內能夠再次入睡, 做清醒夢的成功率能夠高達約46%, 花更長時間入睡的人成功率則要低一些。 相比之下, 現實檢查法並沒有增加做清醒夢的幾率。

不過, 研究人員也安慰《盜夢空間》的鐵粉沒有必要把自己“收藏”的陀螺扔掉。 阿斯比在接受美國生命科學網採訪時說, 其他的研究發現, 將實驗時間延長至三周, 現實檢查法就能取得更高的成功率。

之所以這一方法沒有在阿斯比的實驗中有所作為, 主要因為參與者沒有足夠的時間養成這一習慣, 並在做夢的時候熟練地使用。

連結白日夢≠清醒夢

聰明人做白日夢

上課或者上班時, 我們可能都有過走神兒做白日夢的經歷, 多數情況下會被老師或老闆警告。 不過, 近日一項新研究卻“力挺”愛做白日夢的小夥伴們——白日夢並不是白做, 這是智慧和創造力的體現。

《神經心理學》學報近日發表的研究顯示, 日常生活中容易“神遊”可能與一個人的認知能力相關。 儘管做白日夢的人免不了因為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受到批評, 但是該研究表明, 相比那些不經常走神兒的人, 經常做白日夢走神兒的人具有更高的智商和創造力。

“該發現讓我聯想到那些看上去經常心不在焉、卻又非常傑出的教授們,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有時候根本注意不到周圍的環境。”該研究的作者,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心理學教授埃裡克·舒馬赫說道,“一些非常聰明,明顯超越同齡人的學生們也是如此。他們的朋友可能要花5分鐘來學習新東西,但他們1分鐘就能搞定,剩下的時間就開始做白日夢了。”

大腦高效才走神

研究人員對超過100名參與者的大腦活動進行了監測,這些參與者被要求在核磁共振機上躺著時盯著面前的一個圓點,並堅持5分鐘。該測試可以反映出大腦的哪個區域在“清醒的休息狀態”下工作,即我們熟知的白日夢狀態。

雖然大腦的某些區域是獨立工作的,但是其餘區域必須通過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一項任務。這種相互作用的網路被稱為“預設模式網路”,當一個人做白日夢時,它就會活躍起來。接下來,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進行智力和創造力的測試,並回答一份問卷,內容有關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心不在焉的情況。

研究人員將結果進行對比後發現,那些經常做白日夢的參與者在智力和創造力上得分更高,核磁共振成像也顯示他們的大腦系統更加高效。相比之下,那些很少做白日夢的人大腦效率也更低。

對此,研究人員解釋稱,大腦更高效意味著有能力思考更多的東西,這可能會導致大腦在執行簡單任務時開始“神遊”。大腦高效的一個特徵就是這個人能夠自如地在對話時切換“對焦”和“失焦”模式,而又不會錯過重點。

本版編譯陳小丹

“該發現讓我聯想到那些看上去經常心不在焉、卻又非常傑出的教授們,他們活在自己的世界裡,有時候根本注意不到周圍的環境。”該研究的作者,佐治亞理工學院的心理學教授埃裡克·舒馬赫說道,“一些非常聰明,明顯超越同齡人的學生們也是如此。他們的朋友可能要花5分鐘來學習新東西,但他們1分鐘就能搞定,剩下的時間就開始做白日夢了。”

大腦高效才走神

研究人員對超過100名參與者的大腦活動進行了監測,這些參與者被要求在核磁共振機上躺著時盯著面前的一個圓點,並堅持5分鐘。該測試可以反映出大腦的哪個區域在“清醒的休息狀態”下工作,即我們熟知的白日夢狀態。

雖然大腦的某些區域是獨立工作的,但是其餘區域必須通過相互配合才能完成一項任務。這種相互作用的網路被稱為“預設模式網路”,當一個人做白日夢時,它就會活躍起來。接下來,研究人員要求參與者進行智力和創造力的測試,並回答一份問卷,內容有關他們在日常生活中心不在焉的情況。

研究人員將結果進行對比後發現,那些經常做白日夢的參與者在智力和創造力上得分更高,核磁共振成像也顯示他們的大腦系統更加高效。相比之下,那些很少做白日夢的人大腦效率也更低。

對此,研究人員解釋稱,大腦更高效意味著有能力思考更多的東西,這可能會導致大腦在執行簡單任務時開始“神遊”。大腦高效的一個特徵就是這個人能夠自如地在對話時切換“對焦”和“失焦”模式,而又不會錯過重點。

本版編譯陳小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