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生活

豬大腸有什麼功效與作用

豬大腸的功效與作用

藥材名

【拼音名】Zhū Dà Chánɡ

【別名】地花生、翻轉紅。

【來源】

藥材基源:為遠志科植物西藏遠志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olygala crotqlarioides Buch.Ham.

採收和儲藏:春、秋季採挖根部, 洗淨, 切片, 曬乾。

【原形態】西藏遠志 多年生草本, 高6-20cm。 根粗壯, 肉質, 深褐色;莖自基部多分枝, 圓柱形, 直立或鋪散, 密被捲曲短柔毛和刺毛狀棉毛。 單葉互生;葉柄極短;葉紙質, 葉片橢圓形或倒卵狀橢圓形, 長1.5-4(-7.5)cm, 寬0.7-2.5(-4)cm, 先端鈍, 或微凹, 基部鈍至近圓形, 全緣, 具緣毛, 上面綠色, 下面淡綠色, 兩面均被刺毛狀棉毛, 主脈在上表面微凹, 在背面隆起, 側脈3-5對。 花兩性, 總狀花序腋生或與葉對生,

長1.2-2cm, 具8-15朵花, 被刺毛狀棉毛;花長6-9mm, 梗長約2mm, 被長棉毛, 基部具苞片3枚, 卵形, 長約2mm, 宿存;萼片5, 宿存, 外面3枚小, 裡面2枚大, 花瓣狀, 綠色, 先端帶紅褐色, 斜卵形, 長6-7mm, 基部具短爪;花瓣3, 分離, 紫紅色或白色具紫色條紋, 側生花瓣長4-5mm, 基部內側被柔毛, 中部裡面兩側各具1簇白色柔毛, 具緣毛, 龍骨瓣長5-7mm, 盔形, 基部耳狀, 具緣毛, 頂端背部具細絲狀雞冠狀附屬物;雄蕊8, 花絲長5-6mm, 4/5以下合生成鞘並與花瓣貼生, 具緣毛, 花藥黃色, 卵形, 頂孔開裂;子房近圓形, 直徑2mm, 具翅, 具緣毛, 尤以頂部為甚, 花柱弧曲, 柱頭2。 蒴果圓形, 直徑3.5mm, 具狹翅, 並有緣毛。 種子黑色, 長圓形, 直徑1.5mm, 密被白色柔毛, 具1盔形微裂種阜。 花、果期7-8月。

【生境分佈】

生態環境:生長於海拔1600-2300m的山坡草地或灌叢中。

資源分佈:分佈于四川、雲南、西藏等地。

【性狀】性狀鑒別 根呈圓柱形, 粗大, 彎曲, 直徑0.3-0.9cm。 表面深褐色, 有皺紋。 質硬脆。 氣微, 味微甘而苦。

【性味】辛;甘;溫

【功能主治】祛痰止咳;寧心安神。 主咳嗽咯痰不爽;心悸;失眠多夢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 6-9g;或浸酒。

【摘錄】《中華本草》

鑒定術語

豬大腸 (形似)指藥材呈圓柱形彎曲不直, 彎曲處具橫溝而呈結節狀, 因形似豬大腸而得稱, 如粉防己。